“慶曆三年十一月初六,官家當時以不滿六歲之齡上朝聽政,官家昔日之言,臣范仲淹莫敢忘!”
范仲淹正色道。
“朕說了什麼!範卿提醒一下朕!”
趙昕笑道。
“十年寒窗無人問,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兩袖清風去赴任,為官數載政績無,範相一筆驚天下,腰纏萬貫歸故鄉。”
范仲淹大聲的念道。
“昔日之言到如今十多年過去了,朕改革恩蔭制度,改革科舉,成立監察院,為的不是斷天下士子的前程,而是為了給天下士子規劃一條更為坦蕩的光明大道,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金榜題名,結果當了官員之後,卻不思為民謀福利,反而搜刮民脂民膏,貪汙朝廷賑災錢糧,此等行為是讀書人做出來的嗎?古今聖賢就是這麼教導他們的嗎?”
趙昕極為惱怒的說道。
“朕所作的種種,為的是讓天下士子更加光明磊落的做人,做官!而有的人陽奉陰違,不思悔改。”
“大宋官學院長何在?”
“官家!臣在!”
吏部吏部右侍郎杜衍此時已經七十五歲了,大宋官學的院長也是由他兼任,拄著柺杖顫巍巍的走了出來。
“盧懷德可曾前往大宋官學?”
趙昕問道。
“回官家!盧懷德是第二批前往大宋官學改造的官員!”
杜衍趕忙回道。
“朕已經給了他一次機會,但是他仍然不知道珍惜,朕認為王安石殺得好,這樣的貪官汙吏,不殺不足以平民憤!傳朕旨意:懷州知州盧懷德貪汙賑災錢糧一事,經查事實屬實,欽差大臣王安石無過錯。
其餘一十三名官員有包庇之罪,按律罪不當死,但時值蝗災爆發,百姓食不果腹,若不嚴懲,只怕民亂必起!眾位都是飽讀詩書之士,需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若是民亂起,朕就是滅了他們的九族都不為過!”
“官家息怒!”
趙昕龍顏震怒,底下的大臣們趕緊跪拜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