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真龍天子,怎會欺騙卿呢?到時候卿到了河北東西兩路後,翻地找蟲卵雖然能治本,但太過於耗時耗力,也不可能將蝗蟲全部扼殺在根源的,從河北兩路的百姓生活習性來講的話,只怕翻地找蟲卵,他們估計很難答應,所以蝗災定然會發生。”
趙昕思忖道。
“官家!百姓下地翻蟲卵尚且有點困難,更別提吃蝗蟲了,河北兩路又多敬畏蝗蟲者,就算蝗蟲如同官家所言一樣美味,只怕這兩路的百姓也很難下的去口啊!”
王安石很是擔心的說道,心想官家的想法是好的,但就怕兩路的百姓不領情啊!雖然歷史上唐太宗曾經生吃蝗蟲,但那更多的是做秀而已。
“王卿!朝廷的救濟糧不過只是一頓飯而已,能做到的也僅僅只是不餓死人而已,老百姓並不是不敢吃蝗蟲,而是沒有人帶頭而已,蝗災發生後,朕的一千禁衛軍會率先吃油炸蝗蟲,他們是天子親軍,有他們帶頭,朕想百姓們會選擇吃蝗蟲的!”
趙昕滿懷信心的說道,昨兒個,他將軍營中高階先生召進宮,言明瞭蝗蟲一事,再由他們去傳授給士兵,士兵們一個個都是躍躍欲試。
“既然如此,臣也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王安石拜道。
“午時已到,卿留在宮中隨同朕一同用膳吧!”
趙昕朝著王安石說道。
“臣謝官家隆恩!”
王安石高興的拜道,官家留吃飯,可不是誰都有此殊榮的。
大宋皇宮的御膳花樣非常多,趙昕吃一頓飯都能有上百道菜,而且吃完後,還得把剩下的菜都一一賞賜給內侍和宮女們,很是繁瑣浪費。
趙昕剛登基時還覺得享受一下也挺好的,但畢竟是窮苦人家出身的孩子,不到一月就看不下去了,趙昕便將餐前改成了四小盤各色水果和乾果,而且只有一輪,然後直接就是八道正菜。
本來他還想再減少一些,但被兩宮皇太后給說了,便就照這樣來了,算不上奢華,也算不上普通。
雖然減少菜品是不可能的了,但為了不浪費,趙昕每次用膳都會喊上後宮的一位妃子前來陪同,從來都不會喊兩位,雖然他的後宮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和諧的,但小的勾心鬥角還是難以避免的。
皇帝賜宴,而且只有他一人,他自然倍感榮幸,又加上趙昕時不時的請教他一些問題,而且態度極為誠懇,一頓飯後,君臣的感情更加深厚了,趙昕看到王安石只是將自己面前的菜全部吃光,才想起王安石是一個不拘小節的人。
有一次,王安石去參加一次朋友聚會,大家在席間高談闊論,王安石卻只顧埋頭吃飯,酒足飯飽回家,只當是平常一餐,並未覺出有什麼異樣。
然而,第二天,朋友送了很多獐脯肉到王家來。夫人王氏很是奇怪,不知所為何來。朋友笑著說,“不知王大人喜歡吃獐脯肉,早說就多送點來了!”
後經王夫人查問,才知道王安石在飯桌上,只吃放在自己眼前的一盤獐脯肉,而對其它的菜一口未吃,朋友誤認為王安石只喜歡吃獐脯肉,於是就多送來了一些。
王安石的不拘小節,在吃食上有很大的體現,不管是什麼東西,能吃飽就行,他對個人的物質慾望追求的較少,而將大部分心思花在了變法改革上。
這樣幹實事的能臣也正是趙昕所需要的,趙昕登基以來,從未大刀闊斧的改革,但這並不代表他日後不會改革。
而大宋早晚都離不開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