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朝,康定二年,初秋。
莊嚴宏偉的慈元殿,此時的宮女太監正小心翼翼的進進出出,臉上帶著莫大的惶恐和不安,十多位太醫正戰戰慄慄的跪在殿外,連頭都不敢抬一下。趙禎的第二個兒子,剛滿三週歲的趙昕病危。
“最興來,你醒醒,你睜開眼睛看看娘娘啊!看看你父皇!看看你母妃,前幾日,你不是還纏著娘娘給你講故事嗎?娘娘現在就給你講,好不好?很久很久以前.....”
曹皇后將床榻上尚無聲息的趙昕抱在懷裡,滿臉悽楚的說著,任由淚水滑落眼眶,打溼華麗的衣裳。
看到這一幕,仁宗皇帝即便貴為天子,也不免淚流滿面,想起自己在位二十載,矜矜業業,勤勤懇懇,曾不因個人喜好而枉殺一人,也不從輕易發動戰爭,害百姓骨肉分離。可蒼天為何對朕如此不公?前幾年長子出生即逝,現今次子剛滿兩歲也離自己而去.....
“父皇,娘娘!你看!弟弟的手好像動了一下?”一個粉雕玉鐲般美麗的小女孩眨著晶瑩剔透的眼睛說道。
“徽柔,我知道你想你弟弟起來陪你玩,可他.....”苗貴妃泣不成聲的說道。
“姐姐,徽柔沒騙你,不信,你看,弟弟的手又動了一下。”
“難道最興來還沒?這怎麼可能......”
這次連苗昭儀也看到了。
原本在講故事的曹皇后也注意到了懷裡幼小身軀的顫抖,忙將臉靠向孩子的臉龐,一絲若有如無的氣息傳到她的臉龐。
“官家!最興來還有氣息!”
曹皇后喜極而泣的說道。
趙禎起初也不相信,愣了片刻,忙走上前去,從曹皇后手裡一把將趙昕抱在懷裡,將頭緊緊的貼在他的胸前......
“咚!咚!.....”
一下又一下,緩慢而又微弱的心跳聲傳來,趙禎突然大喊一聲:“茂則!快!傳太醫,宗亮還有心跳!”
“諾!”
跪在一旁的張茂則,忙跌跌撞撞地朝外跑去。
不一會兒,便領著一個鬍子發白,老態龍鍾的太醫走來,剛要跪下行禮,便被趙禎打斷道道:“不必了!王太醫,快來看看最興來!”
見此,王太醫忙上前探了一下小皇子的鼻息,又翻了一下小皇子的眼皮,而後拱手道:“官家!娘娘,請恕老臣不恭,眾人氣息繁雜,請官家將壽國公平放於床榻上後,皇后娘娘,公主請離老臣三丈之外,待老臣替壽國公把把脈,方可知壽國公是轉危為安還是迴光返照。”
康定元年,趙昕授檢校太尉、忠正軍(壽州)節度使,冊封壽國公。是的,眼下這個尚且三歲的孩子已經是國公了,達到了別人奮鬥一輩子都不一定能得來的榮耀。
見此,趙禎忙將趙昕小心翼翼地放到床榻上,而後吩咐眾人都去殿外等候,自己則是和皇后站在三丈外,一雙手緊緊的握成拳頭,臉上滿是焦急,手心裡全是汗。
只見王太醫輕輕地先以中指按在手腕突出位置的內側,然後用食指按在關前定寸,和中指緊緊並排在一起,最後用無名指按在關後定尺,中指和無名指不要並緊,稍稍留一條小縫隙,而後捋著鬍鬚,眉頭時而緊皺,時而舒緩,臉色陰晴不定,時而緊張,面容嚴峻,時而寬鬆,面露笑容。
如此反覆多次之後,王太醫才拿定主意,起身朝趙禎道:“官家!娘娘!大喜!壽國公轉危為安了!”
“可真否?”
趙禎滿臉嚴峻的問道。
“王太醫,你要不要再把一次脈?”曹皇后好心的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