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相甚言!”
趙昕忽然大聲道。
而後朝著趙禎施了一禮,方才說道:“敢問梁相,朝廷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有大量的官員在等候補缺,然而到朝廷真正需要的時候,這些人卻以各種理由搪塞。梁相若有什麼解決之法,自然可以當朝提出,眾臣一起商量是否可以這麼做,但卻以莫須有的罪名來構陷他人,敢問梁相可有證據?”
“官家!臣只是猜測而已!”
梁適滿頭大汗的說道。
“既然是猜測,又豈敢妄言!若朝中大臣動不動就如梁相一樣亂扣朋黨的帽子,那麼朝政還能執行下去嗎?”
趙昕不依不饒的說道。
梁適只好跪下說道:“臣妄自猜測,險釀大禍,但請官家治罪!”
趙禎回道:“卿之所言,確實有失妥當,既然卿態度誠懇,故罰俸半年,以儆效尤!”
趙昕又道:“父皇!朝廷積弊至今,若再不改革的話,兒臣敢斷言,不出百年,我大宋必然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到時候大廈將傾,諸位何以立足?”
趙禎笑道:“既然龐相提出此事,想必龐相心中,定然有改革之法,不若當眾說出來!”
“臣只是有一些粗陋之見,還望眾位大臣及官家商議而定!”
說完龐籍從懷裡拿出提前寫好的劄子,大聲的念道:“針對恩蔭制度的具體措施如下:其一,取消聖節蔭補和大禮蔭補。其二:保留致仕蔭補,但所受蔭之人僅為一人,且需要透過朝廷的考核。其三:保留遺表蔭補,但取消推恩制度,所受恩蔭之人不得超過三人,同樣,需要透過朝廷的考核。”
趙禎說道:“卿之所言都是關於恩蔭之事,那麼科考制度,卿有何看法呢?”
“官家!科考制度牽一髮而動全身,臣以為,此事需的細細斟酌之後,方才能下定論,臣只是對恩蔭制度做了完善。”
龐籍拜道。
“龐相之言!眾位以為如何呢?”
趙禎轉而朝著朝廷大臣們問道。
由於梁適的話在前面,沒有人想冒這個險,畢竟慶曆年間,夏竦等人以朋黨之名彈劾范仲淹等人,趙禎雖然起初不信,但最終各種偶然事件的發生,還是選擇了不得不信。
趙昕見此,率先出列道:“父皇!龐相之奏疏,兒臣認為可行,故兒臣附議!
梁適今日已經失了顏面,突然想起昨日,下人來報,太子攜帶龐良娣前往龐府,梁適本以為只是簡單的省親而已,然則今日一看,只怕這份奏疏定然是出自太子之意,若是如此的話,自己豈不是在同太子叫板?
梁適想想就頭疼,好不容易官拜副相,還不足倆月,就險些釀成大禍,所以趕忙出列道:“臣附議!”
見此,韓琦,富弼,曾公亮,歐陽修等人才上前附議......
一起看書網 手機閱讀請訪問『』,全文免費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