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他坐下時,整個人眼神和氣質瞬間不同了,這是連不懂戲的上官泰清都能一眼感覺到的。
只見李爾做出剪燭的動作,然後微微抬頭,眼神便看向遠方,大家似乎都能感受到此時從窗外灑進來的月光。
這幾個動作太細節了,劇本里並沒有寫出來,但是李爾一做便讓人身臨其境。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明明是一樣的臺詞,但是李爾念出這句詩時的韻味與腔調確實剛才的遲北望塵莫及的,在場的人都能聽出臺詞中的思念與點點的疲憊。
羅總看著李爾的表演,當下就覺得是他了。
在一聲輕輕地嘆息之後,李爾的動作幅度稍微大了一些,同樣提筆在紙上書寫起來,那動作行雲流水,賞心悅目。
羅總和上官都覺得他書寫時的姿態比起會書法的遲北更有韻味,也更有魏晉士大夫的風流自在。
當李爾擱筆時,整個表演結束,一氣呵成。
“好!演得好!”,羅總直接誇道,這一次他是認真的。
李爾走了過來,已不再是那個唐朝官吏的形象,又恢復了平時的隨意,出戏入戲,毫無障礙。
“羅總,看完表演之後,你覺得應該定下誰來演”,上官泰清饒有興趣地問道。
“這,李爾的表演精湛嫻熟……”
原本在一旁不聲不響的遲北經紀人感覺形勢不大對,馬上向王導示意。
王導接收到訊號,馬上拉著羅總到一旁小聲說道:“這遲北是華英現在力捧的新星,華英一直與我們合作緊密,不如送他們一個順水人情……”
羅總聽了王導的話,也明白他的意思,他有些猶豫,雖然遲北還不錯,但從表演上來看,李爾肯定更勝一籌,不過華英的人確實得照顧一下……
羅總還在考慮,只聽到上官泰清突然激動喊道:“這?這是你寫的?”
大家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了過去,只見上官泰清拿起几案上的絹紙。
上面所寫正是王羲之的《蘭亭序》,雖然因為時長原因,只寫了短短几列,但這字的形態與神韻竟與王羲之所寫不差分毫。
“原來你也會書法,怎不早說”
羅總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自然湊過去細看。
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其他人看李爾所寫的這幾列,只覺得好看,與“神龍本”所臨摹的《蘭亭序》十分相似。
可上官卻看出了其中的精妙,這不是沒有靈魂的模仿,這幅作品運筆之自然流暢,實實在在地體現出了“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這水平哪怕是苦練十年之人都未必有其一二,而這竟然出自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之手。
“敢問先生師承何人?”,上官泰清突然鄭重問道。
大家都被這位華夏書協副會長的態度給嚇到了,“這是怎麼了?”
“師承何處?”,李爾心中暗想:“難道要告訴你師承系統嗎?說了你也不信吧”
他微微一笑,吐出四個字:
“師承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