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配不配,榜放在哪兒,又不會偏袒誰,誰的歌好聽,聽的人自然多]
[趙楚奇是配鎖師傅嗎?有什麼配不配的]
跳過這條評論,李爾返回去發現被他回覆的評論下迅速聚集了一大堆毫無意義的復讀機。
[啊啊啊啊啊啊啊!兄弟姐妹們,我被翻牌了!]
[啊啊啊啊啊…]
雖然這畫風有些清奇,不過李爾還是成功讓大家關注到了自己的音樂。
繼續檢視評論,李爾終於看到了一條get這個影片目的的評論。
[所以二哥還沒有簽約公司?有想過籤哪嗎?還是自己開工作室?]
[李爾:還是個自由身!萬事皆有可能]
李爾這個已經不算是暗示了,他說這些也不只是為了提醒粉絲,更是為了釋放訊號給其他公司。
因為他覺得自己不可能收不到其他公司橄欖枝,除非有草莓傳媒從中作梗。
這也不是不可能,畢竟草莓業內能量那麼大,如果先跟業內打好招呼,說李爾已經是旗下藝人,其他公司也不會自找沒趣。
畢竟草莓藝人經紀合約中的賠償金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當然這種方法也瞞不了太久,其他公司也在打聽真實訊息,現在是觀望階段。
因此,李爾估計草莓應該很快就要來找他了。
果然不出李爾所料,草莓傳媒派的人來了。
而且比他們先到的是關於李爾的負面新聞。
李爾這條影片釋出了一會兒,巫巴也順利搞掉了“二哥的初代後援會”。
然後,李爾的負面新聞就接踵而至,除了那些上次就曝過的黑料,還有新鮮出爐的爆料。
首先是星新聞的一篇報道,在報道里非常生動地描寫了李爾在《華夏好歌曲》的節目中是如何目中無人、恃才傲物。
其次是李爾粉絲與趙楚奇粉絲髮生的摩擦一下被廣而告之,其中“小耳朵”很多狂妄發言被很多營銷號轉發。
樁樁件件下來,在大家眼中,李爾的身上已經打下了“狂妄自大”的標籤,這種標籤對於一個華夏娛樂圈的新人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東西。
到了現在,李爾覺得自己算是搞清楚草莓傳媒的意圖了。
他們或許吃了之前藝人的教訓,既想讓藝人紅,為公司創造收益,又不想讓藝人脫離自己的掌控。
如何才能更好地掌控一個藝人?
雪中送炭、恩威並施永遠是老套但有效的方法!
一味地提供資源,錦上添花或許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並不划算。如果能在藝人危難時施以援手,雪中送炭更能讓藝人體會到公司的作用。
在這過程中既能施恩又能展現公司的能量,雙管齊下,還怕拿不下剛剛入行的愣頭青?
草莓傳媒在李爾身上下的功夫可不少,李爾自己都覺得自己“何德何能”?
既然草莓傳媒想上演一出“雪中送炭”的戲碼,那他何不配合他們演上這麼一齣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