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想到自已本身就沒有紫府,那還怎麼空空如野啊,想到這一硬傷,沈博儒原本下的一絲決心又是再次動搖。
“哎,還是不要冒這個危險比較好。”沈博儒果斷的將這本典集放在了為這典集編排的凹格內。
將這些其他門派的修煉功法整理分類也是花去沈博儒十多天的時間,雖然還是一無所獲,但好歹讓沈博儒對一些修煉法門瞭解了不少,只是現在對他還沒有什麼用處罷了。
“終於到了整理本派功法典集的時候了。”沈博儒神情激動的說著。
看著眼前的三卷帛書,沈博儒很是慎重的拿起一卷慢慢地將它開啟,直見平整的帛書上書寫著古樸的文字。
彷彿從這些文字上面就能感受到莫大的力量,沈博儒的雙手不禁激動的顫抖起來,雖說自己的資質遠沒有別人好,可是誰能想到就是自己這種別人看不上眼的人,竟然能一睹本派所有功法典集的風采,這可是連那些天之驕子想都不敢想的啊。
看著手中的帛書上龍飛鳳舞的寫著‘浩然正氣訣’五個大字,沈博儒從沒有這麼虔誠,慢慢的開啟卷軸,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全篇總綱。
“《浩然正氣訣》是儒家至高修煉功法,內修講究正心,至大至剛,剛柔並濟,一陰一陽,隨意顛倒;外練追求出招氣勢逼人,一招一式間氣勢恢宏,如長河大浪磅礴而來,橫行無阻,震盪乾坤……”
沈博儒一字一句認真的看下去。
“……浩然正氣訣修習時,講究首正己心。
聖人云‘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為修身在正其心。’(摘自大學修身章)
正所謂‘宇宙在我心中,宇宙有我而生’。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修身。’(摘自大學之道章)
修行一途首要心誠,更要保持心境安實,才可在無數歲月中穩步前行。”
通篇看過,依沈博儒的見識也知道這門功法的不凡之處,其中蘊含三訣一掌,即為‘正心訣,泣血訣,大成訣’,而那掌法就是‘諫天十三掌’。
看過全文沈博儒瞭解到。
其中三訣乃所施者以自身修為合天地之威一齊迸發,依次要求修為越高。
三訣相比於“諫天掌”高明之處便是三訣為施展者自身修為合天地之威合力。
而諫天掌則只憑施展者自身修為制敵,其為天下至剛至陽的掌,講究剛柔並濟,欲剛則剛,欲柔則柔,輕重剛柔隨心所欲,勁力忽強忽弱,忽吞忽吐,動作雖作簡單無奇,但威力無窮。
當真是無堅不摧,無故不破,雖招式有限,但每出一掌均有龍騰虎撲之勢,每出一掌均有動天憾地的絕大威力,修煉至大臻處,便會掌掌現真龍。
諫天掌雖只以施展者自身修為出招制敵,但其長處在於不需同施展三訣那般耗時運訣蓄力,近身搏殺出招迅猛,變幻莫測。
這樣看過沈博儒雖是震撼連連,但也知道這些對於現在的自己是半點用處也沒有,收住心神,遂即便將目光向著另一卷看去,隨著沈博儒將第二卷開啟,原來這卷便是孝儒書院另一門絕技‘乾坤八卦八字劍訣’。
乾坤八卦劍訣每一訣都是以施展者以精血引訣催動,喚醒每一卦中的莫大力量,再以手中神兵為介質引導,籍此施展出去。
沈博儒知道自己齊天峰這一脈主修的是‘乾字劍訣’,便留心看去,帛書上竟沒有多餘的文字,只有一句劍訣口訣‘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
一時間沈博儒也是難得要領,懷著好奇心,他又將其他七個劍訣的口訣一一看過。
沈博儒看過最後一個卷軸才知道,上面記載的都是書院的一些瑣碎功法。
就這樣沈博儒花去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才將典集室中的所有書籍整理完畢,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沈博儒半點也高興不起來。他始終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可以解決自己問題的方法。
“難道上天就註定我沈博儒修行不成嗎?”沈博儒帶著哭腔神情沮喪的說著。
“不,我不能就這樣放棄,一定是之前我沒有仔細看,一定是我遺漏了,從現在開始我就一字一句將它們再研讀一遍。”沈博儒倔強的說著,當更多的只是自欺欺人罷了。
就這樣沈博儒花去兩個多月又將這些典集全都仔細的研讀一遍,但最後的結果還是那樣——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