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沒有修煉潛力之人留在書院也不是長久之計,於是眾人便因爭論沈博儒的去處而大加吵鬧,其中齊天峰司徒陳耀澤更是直言,像沈博儒這樣紫府不全修煉無望之人,還是送於世俗,擇一佳處,過些平凡的生活實為上策。
但不料卻是遭到其他人的強烈反對,更有人說道:“沈祭酒屍骨未寒,大仇未報,現在你要將他的遺孤棄於塵世,如此不念及同門之誼,實則無情。”
陳耀澤迫於反對者眾多,且新任祭酒張天正也是認為自己的安排有些不近人情,最後只得放棄己見。
到得後來,眾人商議將沈博儒安置於孝儒書院的外院,如此多少也可照顧一二。
孝儒書院外院——
乃是以往孝儒書院在塵世選得資質上佳,但在入門前最後一道測試上失敗的人的去處,長久以來,這些人擔負著整個孝儒書院的生產自足。
不過好處也是有得,便是在之後的弟子入門測試中,這些人都可以再去參加最後一項測試,只要透過,便可進入書院去習那玄奧之術,無數載以來,成功的事蹟,數不勝數,這也就無形的使得在外院煎熬的眾人有了前進的動力。
雖說剛開始被送進來時,書院交待自己是前任祭酒之子,不需像別人那樣幸苦勞作,但沈博儒明白,如今的自己已經沒有什麼好稱道的了。
雖然沈博儒身材瘦弱,但他這幾年裡還是同眾人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從不間斷。
要想生存下去,獲得解決自身問題的方法,乃至最後找出暗算自己雙親的兇手,這一切,只能靠自己,他要透過外院再次進入書院。
因為他依稀記得,早在父親在世之時,他對自己說過,“孝儒書院已有千多年的歷史,門派底蘊甚是深厚,而且這些年裡,書院都在收集著各處的修煉法門,而其中更有許多他人聞所未聞的奧妙功法,當真是博大精深,若你以後有幸閱之一二,都將會使你受益匪淺。”
想到這,沈博儒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而那機會,四十年一次的弟子選拔入門,便在五年之後,屆時自己也將有九歲年紀。
……
“明年,就是每四十年一次的選拔弟子入門,只要能透過那毅力考驗,自己便會取得孝儒書院弟子的名分,屆時,就誰也不會拿我紫府有損,修煉難以精進這個藉口來說事了。畢竟,孝儒書院中,那些取得了弟子的名分,但修為鮮有進步的人也是有的。”
只要取得名分,再找到合適的修煉秘籍,解決自身現有的問題,也不是沒有可能。
晝夜更迭,日復一日,一年時光轉眼過去。
明天,就是那弟子入門之機,而一視同仁的是,自己這些外院之人也會獲得同樣的機會,這些人中,這一次有的人已是第三次經歷了,儘管已是白髮蒼蒼,但他們還是要去試一試,因為這將是他們最後的機會。
“蒼天庇佑!”沈博儒看著那仿若身處九天之上的峰頂,喃喃自語道。
(祭酒等同於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