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染秋眨了眨眼睛,而後像是聽到了好笑的玩笑話一樣笑了起來:
“說什麼呢?你不就是李依依嗎?你今天剛剛搬進宿舍來,所以我們三個才沒去上課,就在宿舍裡等著你呀。”
……
謝治可以確定的是,自己確實進入了林染秋的思維閣之中,因為從進入眼下自己所在的210女生宿舍的那一刻起,自己就沒有辦法再收斂心神進入瘋狂剪刀與緋紅誓約所在的那座思維木屋當中。
從《負面情緒清理概論》中謝治了解到,不同的思維閣之間是同一層級的,任何一個負清師,不可能既在這個,又在那個。
“……也就是說,你不可能既在自己家,又在別人家。當你去往別人家做客的時候,你必然能夠發現你不在自己家中……”
教科書上的這段話乍一聽有點像是廢話文學,但是當謝治囫圇吞棗地記住知識點之後,等真正在實踐中遇到了相應的情況,卻能夠很快意識到,“是的,自己現在正是書中描述的這種情況。”
林染秋的思維閣不知為何出現在了實體化的心靈幻境之中,成為了眼下自己需要破解的心靈幻境的一部分。
思維閣裡的林染秋、林滿秋、林晚秋顯然是林染秋在三個不同的時期裡應對外界環境所產生的不同人格。
那自己所代替的這個“李依依”,又代表著什麼?
自己能夠進入林染秋的思維閣當中,是否意味著,自己其實是林染秋的第四個人格?
謝治認為是的。
從現有的證據反推,雖然依舊缺少一部分關鍵鏈條,但這種推斷是合理的。
林染秋因為某種目前暫時還未知的原因,對同宿舍的李依依產生了一種強烈的認同感與模彷情緒。
她會在心底欺騙自己,認為自己就是李依依,將李依依的性格、狀態、乃至為人處世的方法,都認為是自己的一部分。
甚至於,林染秋會在自己腦內虛構出一段記憶,這段記憶虛假而恐怖,圍繞著林染秋曾經的某種經歷建立,而眼下展現為李依依外貌的自己,就是林染秋無意識之間所投放到這一虛假記憶中的主角。
自己,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李依依,實際上,是林染秋對於李依依的病態模彷。
這種病態的模彷行為讓林染秋的體內產生了一個和李依依相似度極高的新人格,林染秋會思考,如果是李依依,在某段記憶中會如何行動,會如何面對某段恐怖的、詭異的、荒誕離奇的絕望遭遇。
而這份絕望遭遇,就是如今自己正在嘗試破解的“校園汙染場”。
如果自己的猜測正確的話……
謝治覺得,眼下這座表現形式為學校的心靈幻境,大機率不是圍繞某一次單獨的記憶事件而建立的,而是在心靈幻境建立之前就已經被林染秋進行了一次記憶的整合。
林染秋本身的心理疾病,讓她直接在腦內把過往經歷的多個負面事件打包成了一組具有相似性的負面事件集合,而這組負面事件的集合,最終才成為了眼下的絕望汙染場。
這也能夠解釋,為什麼自己每前往新的場所,都會出現類似於遊戲場景載入的場景切換感。
怪不得十幾個星期治療下來,林染秋的病情不但沒有減輕,反而隱隱有加重的跡象……
如果林染秋真的擁有將腦內的所有負面記憶團塊都凝聚成一個程度更深的超級團塊的能力,那周靜思和過去的自己每次對林染秋採用心靈幻境療法,都相當於在開始每次治療之前,直接又讓林染秋自己又在腦子裡拓印了一份負面記憶的拓本。
還沒開始治療的情況下,負面記憶就直接加深了一次。
在這樣的情況下,謝治每次展開治療時,治療的起跑線其實是負數。
謝治嘆了口氣。
他在《負面情緒清理概論》有關的知識點裡看見過這種桉例。即便在四十餘年的學科建立過程中,如同林染秋這樣的心理疾病患者也是被當做稀有桉例單獨展示的。
會主動在腦內重播過往糟糕經歷的心理疾病患者不少見,但如果是會在每次重播之前,把所有的糟糕經歷都整合成一個無比巨大的山脈群再重播,這樣的患者就十分少見了。
倘若在此基礎之上,患者本人還會主動地嘗試建立與原本的自己不一樣的人格,用新人格嘗試去戰勝自己過往的那些糟糕經歷……
謝治只能說,難怪林染秋能夠考進鹽水負清大學了。
即便在自己深陷絕望的泥沼之中無法自拔,她也沒有放棄過希望,依舊一遍又一遍地嘗試在體內誕生最能夠破除她心中這座絕望汙染場的新人格,進行自我的情緒治理。
這本就是一種作為負清師的合格。
是的,林染秋的心靈幻境之中,有一座汙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