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天海想到,當初皇帝秘密聯絡過回鶻可汗史畢色黃。
這傢伙在遼國滅亡的最後時刻,好像並沒有動彈。
「陛下,為何不直接派出使者呢?」
司馬銳目光深沉。
「派出使者就落了下乘。」
「他們還以為是我大晉難以自保,故意折騰出來的圍魏救趙之計!」
「只要商隊宣揚得好,以訛傳訛,效果遠遠強於使者。」
他還有一個理由沒有明說。
不能落下口實啊!
上次,楊辰殺得御書房血流成河,真的嚇著他了。
不管如何折騰,總得更隱秘些才行。
一旦惹怒了那死太監,直接衝進紫禁城,砍了朕的腦袋,朕找誰說理去?
人死了,什麼皇圖霸業不都成空了?
這種生死不都不在掌握的感覺,朕實在寢食難安吶!
「朕要讓所有國家和部族明白,不趕緊行動起來。」
「那就洗乾淨脖子,等死吧!」
「遵命,陛下!」
明廷歷五年。
大批銀錢砸下去,諾大的江北之地,一片欣欣向榮。
反觀大晉,卻一日比一日衰弱。
自從山東、河南的大移民開始後,就停不下來了。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老百姓要跑,大晉根本攔不住。
明廷的內河水軍一天比一天強大。
大晉的水軍根本不敢阻攔。只要老百姓拿著戶籍到了黃江邊,就能上船。
更別說陝西路的王子韜,折可述心向明廷,邊境根本不設防。
他們不阻止陝西籍百姓移民。
即便四川,荊襄的百姓千里迢迢地趕來,他們也一路護送和資助,不敢讓一個人出意外。
僅僅三年時間,明廷的人口暴增兩千多萬。
河東、河北,大同路,幽州路自不必說。
長城之外的武勝,臨潢府都人丁興旺了。
明軍不斷地深入遼東北部,土著幾乎被斬殺殆盡。
隨著條條水泥大道的貫通。
遼東又增加了遼陽路、吉林路和黑水路。
原本計劃幾年內擁有五百萬漢民的遼東,人口直接翻了三倍。
帶來的效益堪稱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