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對於印尼政府來說,是悲喜交加的一年。
在蘇哈托政權開始有條件地對外開放之後,透過引入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資本,的確在一段時間內讓印尼經濟實現了跳躍性的騰飛。
但因為積極吸引了大量外資,也使得印尼政府揹負的外債包袱在短短几年內迅速增長。為了減緩壞債方面的壓力,印尼政府是樂意看到自己的貨幣貶值的。
所以在泰銖崩潰後不久,蘇哈托就在一次講話中談到,目前印尼實施的銀根緊縮政策會損害到窮人和中產階級的利益,加重印尼的經濟負擔,言外之意就是鼓勵印尼盾貶值。
因為按照之前引入外資時候的協議,印尼盾的貶值就意味著美元債務的縮水,這是印尼政府非常樂意看到的情況,為此他們不惜降低利率,投入資金到股市裡進行託市以及增發鈔票。
但是很不幸的是,一旦印尼盾開始貶值,這種對投資者信心上的衝擊就是政府不能控制的了。以至於印尼盾跌到3000點附近的時候,印尼政府口風一改,強烈譴責起進行貨幣投機的炒家來。
市場已經不受印尼政府的掌控了,儘管印尼在東盟當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很快,雅加達的股市就徹底崩盤,股票市值化為烏有,許多股票的價格甚至低於票面的價格,甚至連五分之一都不到。
被信心崩盤摧毀了的股市,徹底失去了融資的功能,依靠上市融資的企業完蛋了,紛紛關門結業,又或者是破產清算。大公司努力地生存,紛紛開始大規模地裁員減薪,小公司捱不到看見曙光的一天,很快就關門了事。
失業率增加,無家可歸的人增多,中產階級被消滅。就連某些富豪榜上僅靠著市值計算就排名東南亞富豪前列的大富豪們,很多人都破產了。
由於經濟極度不景氣,導致社會矛盾激增。人們紛紛走上街頭,將矛頭對準包括托米在內的蘇哈托政府。但是蘇哈托仍然執掌政權。因為他有軍隊。
但這種日子還能維持多久,就連一直躲在總統官邸的蘇哈托自己心裡都沒有底。現在他的想法就是,能多捱過一天是一天吧,反正自己也沒多久好活了。
自己每況愈下的身體狀況,加上地方勢力的虎視眈眈。還有沉重的經濟壓力,已經將這個年逾花甲的老頭壓得喘不過氣來。當然,這些都是後來官方的說法,事實上他雖然無力解決經濟困境,但絕對不缺乏尋找替罪羊的手段。
這種碌碌無為的局面,直到美國總統克林頓的一個電話打來,才被蘇哈托自己徹底地打破。
遠在西半球的美國一直對東亞地區發生的貨幣危機持一個不置可否的態度,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是默許。一來這其中有美國資本的因素,事實上這一次東南亞貨幣危機以及隨後引發的金融危機、經濟危機都是由國會的某個智囊團發動的,美國政府將這個摘了個乾乾淨淨。表面上自然也不會主動干預;第二個原因則是,這些國家距離日本實在是太近,除了地緣上的距離外,他們在經濟形態、政策制定和進出口貿易等方面都和日本的聯絡更為緊密。
94債券危機,美國人已經將這筆債算到了日本人的頭上,為此他們不惜和日本打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貿易戰。雖然最終美國方面宣稱自己贏了,但由於瀰漫在歐美的債券危機,使得很大一部分的國際遊資轉向了投資回報率更高、風險更低(當時看來)的東南亞地區。
這個不能忍!絕對不能忍!
在亞洲貨幣危機還只是東南亞貨幣危機的時候,美國政府就對這個區域開始了高度的關注,這個關注有些是透過IMF來實現。有些則是美國政府方面的高官直接出面。而對於目前的印尼,總統克林頓則親自給雅加達打來了電話。
韓國作為亞洲防衛鏈條的最北端,直接和紅色朝鮮接壤,位置不可謂不重要。但就是這種戰略緩衝要地,在總統向華盛頓方面求援的時候,美國政府都委婉地表示了拒絕。而印尼,雖然貴為東盟第一大國,但在地理位置和邊緣政治上的重要性無疑要比韓國差上不少,可為何偏偏能夠受到如此高的待遇?
原因無他。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投資,絕大多數的生產車間都放在這裡,一旦這裡經濟狀況持續不穩定或者是繼續惡化的話,有可能連同美國經濟都會受到影響。
所以在接到康德蘇的求援之後,克林頓總統只是和幕僚商量了半個小時,就不顧大半個地球的時差,在印尼時間接近凌晨的時候給蘇哈托去了一個電話,絲毫不體諒對方是個年逾花甲的老人。
“總統先生,你好!我是比爾.克林頓,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很高興能夠和你通話。”
“你好,總統先生。非常感謝閣下的電話,關於你方所說的主題,我和我的團隊們暫時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