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有我們公司的智慧系統控制,這套系統具備很強的學習能力。這些機器工人,只需要確定產品的生產步驟,一般工人能做的,它們就能做到,還能在學習中速度逐漸變快。
未來我的機器人工廠,將全面採用自動化和智慧化,由機器人生產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將替代工人。那時候,社會生產力會呈幾何倍數爆發。”
聞言,周言義臉色微變。
他忽然意識到,眼前這個小小的工作室,有著改變社會生產結構的能力。
對企業而言,這是一個好事,但對官方而言,突然的改變並不是好事。
機械化過程太快,替代的崗位太多,普通人失業率高,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他有點慶幸來探訪林寒的實驗室。
“這個過程需要多久?”
“隨時,我們公司的智慧機器人成熟,智慧系統的學習速度很快。機器人工廠完成,就能源源不斷生產機器人,能隨時替代。”
周言義一驚,道:“你們釋出後,就會向全社會普及?”
“不會,週記應該知道,一旦社會變化太快,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我也不想看到。我們釋出機器人,目前只會用於高階市場和公司內部生產所用,暫時向密集勞動力企業提供,他們買不起這麼貴的工人。”
林寒的話,讓周言義稍稍安心。
這種方式推廣,他們可以有一個緩衝,給他們調整政策的時間。
“能和我介紹介紹你這個機器人的新技術?”周言義問道。
林寒沒有拒絕他,指著平臺上沒有安裝外殼的機器人。
“這些機器人,重要的技術有三個,一個是它智慧處理系統,一個是視覺系統,最後一個是動力系統。”
“這些看著像塑膠的是什麼?”
周言義指了指機器人身上成排的合金纖維。
“它是動力系統的材料,一種特殊的合金纖維,它最大的特性就是,通電後材料會發生彈性彎曲,像彈簧一樣。它的彎曲幅度可以透過電流強度控制,所以機器運動會很靈活自然。”
林寒拿了一根給周言義演示一下。
“這個材料真是神奇,新技術?”
“對,新材料。”
“不愧是材料起家的。”周言義讚歎道。
探訪完林寒的工作室,周言義帶著部下快速離開。
他今天來林寒這裡發現一些問題,必須要調整一下發展的方向。林寒透露出來的技術變革資訊,對他們而言非常重要,他需要上報。
“回去後,催催國土局那邊,市東邊那塊地審批快點,儘量在三天內完成。”周言義透過車窗,回望林寒的工作室小樓。
“這麼緊急嗎?”秘書問道。
“現在一個難得有技術潛力的企業,神兵公司展現的技術很有顛覆意義,特事特辦,我們不扶持本土企業,還能做什麼?”周言義說道。
“明白。”秘書點頭。
“以後關於神兵公司的專案,稽核沒有原則問題的情況下,儘量優先處理,難得一個我們江海市本土的高新技術企業。他們成長起來,對江海市有好處。”
“好。”秘書默默記下。
“向他透露這些,會不會出問題?”李青語看著周言義遠去的車問道。
“不會,機器化是一個過程,以前就有苗頭,我們只是放大這個過程而已,這些東西是遲早要面對的,適當展示自己的優勢,是對的。反正機器人釋出後,社會同樣會討論這個問題。”
周言義在他的印象中,是一名儒士。
前世升遷到首都的紅牆之內,為社會也是盡職,林寒相信以周言義的胸懷,絕對不會做短淺之事。
“你專心準備釋出會。”林寒頓了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