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鄭總,你我都知道商場那些事,‘淨利潤’這裡面的可操作性太多,我們雙方坐在這裡,是坦誠談話的,如果是耍小心眼這種事,我覺得我們沒聊下去的必要。”
鄭俞群一急:“李總,我確實帶著誠意來的,但你這個條件太苛刻,定價權在你們手中,還要抽取百分之六十五的專利費,這太恐怖了。要是定價過低,我們生產成本高,要虧損生產的。”
“我們是根據我們產業鏈的成本來作為參考的,在抽取百分之六十五後,還能保證有盈利。所以若達成合作,未來你們可能需要提供相應產業的財表給我們,作為最新定價的參考。”
鄭俞群一驚。
李青語短短一句話,透露的資訊不少。
抽取百分之六十五後,除去生產成本,還有盈利。
這句話說明,這種材料的毛利率特別高,才會有這種情況。
“你們這條件,我需要和其他股東商量,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什麼要求,你一併說出來。”鄭俞群說道。
“還有一個,我們專利費收取,是從你們點亮產線開始,按照月度來清算的,過程維持三年,三年後可以按照季度或半年來清算。都是很簡單的條款,這些條件,適用於給其他電池原料生產公司。不久後,我們就會對外授權。”
拿到神兵公司的底線條件和態度後,鄭俞群匆匆離開。
現在他必須召開股東大會,來討論這一決定。
新型電池原料的市場特別大,專業機構的評估是,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新型電池材料會爆發式增長,產值是替代現有的電池原料市場,達到萬億級別。
這個決定,將關係到公司接下來的戰略。
他們公司現在的營收也就五百多億,他們依據國產的優勢,具備著巨大的優先性,只要佔據先機,未來他們的電池市場無限大。
……
答應神兵公司!
答應!
答應他們!
幾乎所有和神兵公司交流,並拿到技術授權條件的電池原料生產公司,做了同樣的選擇。
因為沒得選擇。
一旦錯過這個機會,就會被競爭對手的市場淘汰。
贛烽,億緯,賽德等涉及新能源和電池製造的上市公司,都緊隨著在王朝和德寧之後,和神兵公司接觸商談。
得到的授權條件都一樣。
三年的定價權和百分之六十五的專利費。三年之後,神兵公司會下調專利費,並開放定價權給他們,下調多少,看具體的市場反饋。
神兵公司有意下放技術,惠及供應鏈生態,但拿走利潤的大頭。
訊息放出來後,在短短一個月之內,超過六十家電池原料生產公司,而合作的公司數量正在增加,答應神兵公司的合作條件,一場轟轟烈烈的產線改造,帶動電池原料生產裝置市場的爆火。
對此事的爆火,新能源領域正在飛速發展。
有專業評估機構對神兵公司此次授權,將給神兵公司帶來每年千億的專利費收入,而專利費將會隨著電池原料產量增加,不斷增長。
此次專利授權下放,讓華爾街對神兵公司的估值,達到兩萬億。
得到如此大估值的理由是:神兵公司擁有壟斷新型石墨烯電池原料市場的技術,壟斷多材料多功能脈衝鐳射3D印表機技術,擁有人工智慧領先技術平臺,擁有最頂級的智慧機器人技術。
林寒一夜之間,登上全球富豪榜榜首,成為全球最年輕的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