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閒聊間,林寒回到辦公室。
“週記。”
林寒和周言義打了招呼,在沙發上坐下。
“正好你在,有點事要拜託你的。”林寒將剛剛的兩份許可證拿出來,趁熱乎多看幾眼:“有沒有兩塊靠海邊的地皮?最好是島嶼和海岸線的位置。”
“你這玩得也太大了。”
周言義現在再看一次這兩份許可,還是感覺不可思議。
他不好問林寒用什麼技術換的,不過上面認為值得換,那肯定不吃虧。
“我的夢想是星辰大海。這兩種技術,投資的力度,你應該知道。”林寒拋給周言義一張牌,這兩項技術的投資,最低都是數千億起步,而且是科技領域最頂尖的技術。
“我要回去看看才能確定有沒有地皮,不過我可能提醒你,你這兩種技術要是貸款研發的話,可能我們幫不了你太多,這風險太大,最多是一些必要的優惠補貼和退稅。”
周言義無法拒絕,若真被林寒搞成功,江海市就出名了,他們江海市將成為當之無愧的科技之城。
“資金的事,我自己會弄明白,重要的是地方,越大越好。”
資金的事,林寒並不擔心。
前期向銀行借錢,是那時候剛剛起步,產業和技術沒鋪開,現在正在成長。
他擁有的技術,研發費用僅僅是材料費和電費,員工工資不用,他就是員工,所以技術都是現成的,而且他需要錢,可以隨時賺。
“你這玩得確實太大了,怎麼不和我說一聲?”
周言義走後,李青語拿著兩份許可,有些發呆。
這兩份許可背後所代表的含義太大,她拿捏不住,而且完全不熟悉。
“你用了什麼技術和他們換的許可?”
“流體熱電轉換材料。”
“那是什麼材料?有什麼用?”
李青語非專業人員,可以說理科也很差,管理神兵公司以來,她對一些技術術語有些耳濡目染,但很多領域的東西,她並不懂。
“一種將熱能轉換成電能的流體材料技術,可量產的,具體可應用在核能、火能、太陽能和地熱能上。”林寒解釋道。
“就這種材料?”
“你恐怕不知道這種材料的價值,它是可量產的,成本不高,大概是五百萬一噸,替換掉現有的發電系統,它能讓現有的電能幾乎翻倍,而且可以用於核電站發電。”
嘶!
這麼一解釋,李青語終於明白這種材料技術的價值。
怪不得上面同意讓他們進入這麼重要的研究領域,那種材料的價值,是他們無法拒絕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