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悅然莞爾一笑,“那要看怎麼談了!其實往長遠看,我建碼頭、組船隊於歐家是利大於弊。”
“歐老摳可未必聽你說這些!不過,你上次幫了歐家,歐老摳應該會給你一個面子的。”
康悅然望向遠處的河面,“我要的不是面子,我想要歐老爺明白,同行未必都是冤家,若一個行當裡的所有商戶能擰成一股繩,也是別人輕易扯不斷的。”
孟德長笑道:“你的想法總是異於常人!”
不是她的想法異於常人,是古人的想法太守舊。但是,現代有專利保護,古代沒有,也只能死守著各種秘方,時間一長就形成自我保護意識。“等著吧,看我如何說服歐老爺。”
轉天,康悅然帶著禮物去了歐家。
歐九彥已經知道她買船的事了,對她的態度不太熱情。
康悅然也不惱,張口就問,“歐老爺,我買了十艘貨船,打算做漕運生意,但是我對路線不熟,想找歐老爺借個管事教教我的人。行嗎?”
她其實也缺老船工,但歐九彥一向摳門,她沒敢多提。
歐九彥驚訝於康悅然的直白,他就夠摳的了,康悅然居然比他還能算計。
“康大東家,你這個要求是不是過份了點兒?我歐家是欠了你一個人情,可你也不能一而再的搶我的生意啊。”
“我搶生意了嗎?歐家碼頭少賺錢了嗎?”
康悅然笑了笑,又道:“據我所知,沒有吧!自從和順碼頭允許貨船停靠以後,歐家碼頭也就最開始的一兩個月生意淡了點兒。現在的生意不是很好嗎?”
“那是因為我歐家碼頭的信譽好。”
“不對!那是因為安州有兩個碼頭,以往不願意在歐家碼頭排隊停靠的人,都來了和順碼頭。來的商船比以前多了,所以兩個碼頭的生意都不錯。
歐老爺,翻翻碼頭的賬簿你就能知道,我說的對不對。”
碼頭的賬簿,歐九彥早就看過了,碼頭上的確來了許多以前沒來過的新商船。“碼頭的事先不提,你怎麼也做上漕運生意了?”
康悅然嘿嘿一笑,“因為我很看好漕運生意。海運利大,所以安州許多商船更願意走海運,可從長遠來看,加大南北兩地的貨通流通,才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哎呀,你不要跟我提利國利民,我只是商戶,不是朝廷官員。”就是因為康悅然,他才不得已給夥計們漲了工錢。
康悅然收起笑意,打算不把格局開啟,只談利益。“說實話,我還嫌船少呢,等再過上一兩年,我還會再加船。
我想讓南邊的人一提起北邊的碼頭就想到安州的碼頭。南邊來的貨物都要在安州下船,再分散去各個州府。
北邊各個州府想走水路運貨的,也第一個想到安州的碼頭,貨從安州上船,再運送到大雍各地。
咱們附近的幾個州府,只有安州的碼頭最大,且能停靠大船。只要安州的貨船多,大車店多,想打出名堂,並不難!”
歐九彥震驚地說不出話來,隔了好一會兒才開口,“你說的也太誇張了。”他從沒想的那麼長遠。
“我說的一點也不誇張,咱們附近的幾個州都比較富庶,加大南北的貨物運送,很有必要。”
和順碼頭開張後,歐家碼頭的生意並沒有減少。新的商船帶著貨物來到碼頭,很快就能賣掉貨物再運著從安州進的貨物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