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五,天朗氣清,一大早,雙溪村村頭就圍滿了看熱鬧的人。
青平莊的人排起了長龍,個個激動萬分,今日,他們就要分新房了。
徐久時踩在一張桌子上,大聲吆喝道:“排好隊,一個一個的抓鬮,抓到哪棟是哪棟,和誰做鄰居就看運氣了!”
他猛地敲了一下鑼,豪氣干雲地吼道:“開始!”
鄭重坐在桌子旁,問第一個人,“叫什麼名字?幾間房?把戶籍給我。”
那人回道:“劉峰,八間房!”說完趕忙把戶籍遞過去。
鄭重看了看戶籍,朝劉峰點了下頭,指著旁邊大的瓷罐子,“把手伸進去拿一張出來,只能拿一張。”
劉峰懷揣著激動的心,用顫抖的手伸進罐子,拿出一張紙條遞給鄭重。
鄭重在冊子上找到劉峰的名字,又跟劉峰核對,“你原來是張山縣莫家溝村的,妻子李氏,大女兒叫劉小芳,對嗎?”
“對對對!”
鄭重把戶籍還給劉峰,看了一眼紙條,在冊子上標註了一下,將紙條扔到另一個空罐子裡。“你抓到了十六號院子,以後十六院子就是你的家了。”
房子的排列是有順序的,劉峰在醬油作坊幹活有一段日子了,知道在哪裡。“謝謝鄭管事,我知道十六號院子在哪裡。”
“去吧!”
四十多歲的漢子高興地蹦了起來,大喊道:“我住十六號院子!”
在一旁等著他的家人聽到聲音,激動的紅了眼眶。
劉峰跑到另一個管事唐三水那裡,主動遞上了戶籍,“我抓到了十六號院子,八間的。”
唐三水問道:“八間青磚房,每月扣兩百五十文工錢,扣八年。若八年內離開,返還已扣除的銀子,房子留下。
八年後房子歸個人,若是想離開,房子可以自由買賣。聽明白了嗎?”
“聽明白了!”
“那你家幾個人扣工錢?分別在哪個作坊?”
這些事管事早就說過了,劉峰也和妻子商量好了。“扣我自己的,我在醬油作坊幹活。”
醬油作坊的管事就是鄭重,他在前邊忙,派了張小讓來登記。
張小讓在冊子上找到劉峰的名字,核對了資訊後,提筆標註了一下。“好了,住進新房還得添置東西,大東家說工錢從明年正月開始扣。”
劉峰答應一聲,又朝下一個管事走去。
他從身上摳出一塊碎銀子放到桌子上,道:“季管事,每個人最多能買三匹粗布、十五斤棉花是吧?只要七成的銀子對吧?”
“沒錯!”
劉峰遞上戶籍,“那我就要三匹粗布、十五斤棉花。”
季財拿過戶籍,在冊子上找到劉峰的名字,核對了資訊無誤後,標註了一筆。
旁邊三個小夥計,一人收錢、找錢;一人拿粗布、一人拿棉花。
劉峰將戶籍和找回的銅板塞到懷裡,抱著粗布和棉花朝妻子走去。
李氏一臉喜氣地趕緊過去接過棉花抱著,突然哽咽起來,“孩子他爹,咱以後就有家了。”
劉峰也激動地落了淚,“是啊,有家了,還是八間青磚房呢。明日咱就回莫家溝,把小芳、小禾、小草都接過來。”
最小的兒子劉小強靦腆地笑道:“八年後,房子就徹底是咱們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