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浩有點尷尬,“朝廷都說青平莊好,我們肯定能全須全尾的回來,老嫂子你就放心吧。”
張氏抹著眼淚點了點頭,自從牛大眼投靠了青平山,全村人都對他們家冷嘲熱諷。她哭,除了覺得委屈,也是心裡想念牛大嚴三人。
牛浩勸了張氏幾句,便和牛二眼約好,等分配好地瓜後就出發去青平莊。
青平莊和靠山村的管事們知道了那一千斤地瓜的事都很感激康悅然,並在心裡暗暗發誓一定對康悅然忠心,絕不背叛。
管事們心存感激,災民也都誇康悅然仁義。
五萬五千斤地瓜收穫了這麼多人心,柴世景對康悅然更是志在必得。
有了二十萬斤地瓜,碼頭上的勞工一日三餐都能吃得很飽,幹起活來更是賣力。
附近的災民聽說了以後,都攜家帶口從城門外轉移到了和順碼頭附近。
日日聞著飯香,災民們誰心裡也靜不下來,他們也想去碼頭幹活,奈何碼頭從不招工。
打聽到牛大嚴是勞工的管事,幾十個年輕力壯的災民在牛大嚴回青平莊的路上攔住了他。
牛大嚴努力維持鎮定,從驢車上下來,“各位好漢,你們......”
他的話還沒說完,災民就集體給他跪下了。
這夥災民的小頭目叫盧新,他磕了個頭,哀求道:“牛管事,我們都是和順碼頭附近的災民,朝廷的賑災糧太少,家裡人口多的仍舊餓的沒力氣。
我們也想去碼頭幹活,求求牛管事收留我們吧。我們都是農戶,都是老實人,也有力氣,是真心想找個活幹給家裡掙口飯吃,我們絕不鬧事。”
看著一張張因飢餓而消瘦又蒼白的臉,牛大嚴想到了自己。他拉起了盧新,“各位都起來,先起來再說話。”
眾人很順從地站了起來,牛大嚴心裡滿意了幾分,這些人很聽話,關鍵是沒有跪在地上撒潑,強逼著他同意。
“不瞞各位,我也是災民,投靠青平山後遇到了我們大東家才有了口飽飯吃。我理解你們的處境,也相信你們說的話。
但和順碼頭已經有了一千多勞工,用不了那麼多人。等回到青平莊,我會求我們大東家想想辦法的,我們先別急!”
有人說道:“我們願意去青平莊,也願意去靠山村!”靠山村的災民住上了新房,他們都羨慕的不行。
所有災民都想去靠山村,“靠山村可安排不下你們這麼多人,我答應你們一定會求我們大東家想辦法的,你們再等等。先回去吧!”
一句再等等,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大家都不想走。
牛大嚴又勸道:“你們先回去等訊息,圍在這裡我也解決不了呀。”
要安排這麼多人的確不是立刻就能解決的,盧新道:“那一切就拜託牛管事了。我叫盧新,我們就在和順碼頭東邊,很好找的。”
說完,他帶著眾人離開了。
牛大嚴喘出一口氣,又提起了一口氣,這麼多人可怎麼安排啊!
回到青平莊,他去找康悅然,把盧新的事說了說。“自從碼頭開始建,碼頭附近就開始有災民聚集。
現在都快排到官道上了,男女老少,加起來沒有一萬也得有七八千人。”
康悅然倒茶的手一頓,“七八千?這是全安州無家可歸的災民都來了嗎?朝廷不是一直在勸災民返家嗎?”
“沒房、沒糧、沒錢,回到村裡也一樣艱難。姑娘,這麼多人圍在碼頭上,可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