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平小跑著過來,“延順爺爺,不是我娘非要鬧,是我家的糧食不夠吃,我娘心急。”
“同樣都是下山取糧,就你只揹著小半袋糧食回來,你一個大老爺們也好意思說糧食不夠吃。還要不要臉?”
康有平揹著那點糧食,讓同去取糧的人都在私下裡都笑話他不如女人。
趙氏不敢跟族長對著幹,惡毒地剜了康悅然一眼,小聲地罵著回去了。
轉天,還是一個大晴天,天氣比昨天還好。
康宏又派了幾個小夥子去看村裡的情況,帶回來的訊息是村裡的水比昨天還深,原因是村尾的河水位暴漲,河水一直在往村子裡灌。
村子在窪處,就算河裡的水不再往村子裡灌,村子裡的水也不可能倒回到河裡。
等村裡的水乾了,塌掉的房子也恢復不了原樣,還得重新蓋房子。
家沒了,搶救回來的糧食也不多,更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所有人都死氣沉沉的。
康宏又來找康悅然,這幾天,他凡事都喜歡來找康悅然商量。
“悅然,你說接下來該怎麼辦呀?村裡的水也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幹,村裡有人想去縣城看看。”
“村尾的那條河串著好幾個村子呢,咱們村淹了,別的村子也好不到哪兒去。本來災民就多,這場暴雨過後肯定更多。那麼多災民,縣衙恐怕顧不過來。”
見康宏蔫了吧唧的樣子,康悅然建議道:“與其指望著朝廷,不如咱們自己下山開路,把村裡的水引出去。
咱們留著人力、糧食和銀錢,再把房子建起來,安州的雨災總會過去的。”
康宏點了點頭,“其實我也想到了,村尾有一片荒地,那裡地勢比村裡高,可以把那片荒地開個魚塘出來,以後還能養魚呢。”
他其實晚上睡不著的時候一直在想接下來怎麼辦,只是事關全村人的生計,他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同以後再去實施。
康悅然一臉真誠地說道:“你的想法很好,去跟村裡人說說吧。”
大部分村裡人都贊同挖魚塘的事,但那些沒房、沒糧的人很猶豫,他們想去縣城看看。
康宏又來找康悅然,“有些人聽說了縣城施粥的事,都想去看看,不看一眼不死心啊。”
康悅然沒接康宏的話茬,只說了路線。“穿過大燕山就是大吉鎮,再走半天就能到縣上,以我的腳程差不多走一天。”
古代的交通工具不發達,道路也很少。直線一個時辰能走到的距離也有可能因為繞路要走三四個時辰甚至更久。
康宏算了一下,“以你的腳程走一天的話,村裡人得走兩天。”
康悅然覺得有必要說清楚,“想去縣城的災民恐怕不會少,衙門到底有什麼章程誰也不知道,不排除會白跑一趟,所以你得叫他們想好了。”
“我跟他們說清楚了,悅然,你和元晨家怎麼辦?”
康悅然想直接去府城,可這事得和康元晨商量商量。“我明天給你個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