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不喜,也不算稀奇
他姐姐出嫁之前,未來姐夫每次上門,他父親也是差不多的神色。
就是掐眼睛看不上,哪哪都能挑出毛病。
不用擔心,這種老丈人不用外人說,丈母孃就能擺平了。
張英也沒有留他們,端茶送客了。
依舊是張廷瓚跟張廷玉兄弟送兩人出來。
屋子裡,姚夫人看著丈夫,不滿道:“這樣好的孩子,老爺還有什麼好挑剔的?"
張英摸著鬍鬚道:“孝道有瑕,恐日後為人詬病。”
姚夫人搖頭道:“聽那些糊塗話做什麼?難道孩子是見風就長的?落地就抱給他姑姑家了,不當這邊是正經爹孃才是喪良心!要說不念生恩,可跟外家那邊也沒有斷了往來,這樣就行了,又不是打算當聖人,活著那麼憋屈做什麼?”
張英依舊有些不滿意,道:“如此計較,心胸不算開闊。”
姚夫人道:“知曉遠近親疏,才是人情道理,要不然的話,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再說了,還能反口不成?
那成什麼了?
既然最後都要點頭的,就不必這樣矯情。
瞧著孩子換了新衣裳過來,態度也認真尊重,沒有必要再三挑剔,叫人心裡不舒坦。
她就有了決斷,道:“行了,老爺還是好好休養,別操心這些了,交給老大吧…”
張英前陣子有些著涼,外加上聖駕不在京中,這幾日就沒有去禮部。
也有避嫌之意。
這鬧出來的科舉官司,牽連進去的太多了,張廷玉雖沒有在這一科,卻是叫人扒出來是上一科的。
上一科順天府鄉試榜上的官員子弟也不少。
這會兒功夫,張廷瓚送客回來,聽了這話,就曉得父母是允了的。
他想了想,道:“昨天兒子剛提此事,九福晉就打發人回都統府了,那邊夫人也立時過來皇子府,瞧著是極上心的,只是九福晉臨產,九阿哥就去衙門都改成了半天,要不咱們就跟那邊說一聲,等過了端午節再請大媒……”
姚夫人搖頭道:“不妥當!請大媒的事情不著急,端午節後就端午節後,只是這落定之事,不能只咱們家相看,將人家父母長輩撇開,那成什麼了?”
說到這裡,她想了想,道:“你整日裡在皇子府當差,倒是也方便,可以跟那邊提一句,福晉什麼時候方便待客,到時候讓兒媳婦帶了四丫頭去一趟。”
張廷瓚點頭道:“兒子曉得了。”
姚夫人起身道:“我去瞧瞧婉儀。”
等到姚夫人到了跨院,就見女兒在看書,
“在看什麼書?”
姚夫人問道。
張婉儀起身,應道:“是大哥昨天拿過來的國語書
現在的國語是滿語。
朝廷上雖滿語、漢語並重,可是許多京官也都要修習滿語。
張家也不例外。
張家兒女,也都打小學滿語,日常應答是沒問題的,滿文就差了些。
姚夫人看著女兒,見她眉眼隱隱帶了羞澀,就曉得是相中了。
她就說道:“你大哥最是疼你,他擇的人選錯不了。”
張婉儀點頭道:“女兒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