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大多沒有吃豆腐的習慣,這其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
譬如說保護傳統食材——乳酪、麵包——不被衝擊,又譬如說缺乏烹飪方式。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豆腐在歐洲沒有生存土壤,素食主義者往往把豆腐視作最恰當、美味的上天饋贈。
豆腐可以有近似肉的口感,而在營養方面也可以滿足人體日常所需的各種要素,絕大部分歐洲人或許沒聽過“豆腐”這個詞,但他們絕對知道“大豆布丁”——嫩豆腐,以及“大豆乾酪”——老豆腐,這兩個名字。
事實上,德國就是一個豆腐生產大國。
而如今出現在達莉婭面前的就是標準的德國豆腐。
……唔,德國老豆腐。
雖然從理論上說,德國豆腐屬於老豆腐類別,但它明顯硬太多了。
畢竟在歐洲飲食烹飪之中,豆腐一般是為了拌沙拉或者夾在麵包片裡邊吃。
“這豆腐……勉強湊合著試試吧,但是……”
短暫興奮後,達莉婭很快意識到了現實世界的殘酷。
除開蛋炒飯那樣簡單的食材、調料組合,絕大部分中餐有太多歐式廚房不具備的細節。
“唔,辣椒有——墨西哥或者印度的,剁碎加鹽應該可以弄個高仿豆瓣醬——”
紅澄澄的辣椒被切成小粒,放在了小碗中慢慢搗碎,加上些許鹽,看起來倒是有幾分豆瓣醬的樣子。
鄧布利多的“補償”中雖然有稻米、花椒、辣椒……可是還是差了很多。
譬如類似豆瓣醬這種要醃製發酵的東西就沒有了,花椒也是歐洲常用的那種微麻的香料,達莉婭如果想要完美復刻麻婆豆腐,食材和調料首先就不支援——不過反正她現在的目的也不是完美烹飪,她不過是想稍微啟用一下魔法。
按照此前的推論,特定中餐能替換她“已開啟”的魔法,哪怕簡版麻婆豆腐應該也會有效果。
達莉婭抬起頭看了一眼壁鐘,距離鄧布利多的“返回時間”至少還有四個小時。
在這期間,她可以多嘗試幾道經典的川菜——而且,這才僅僅是開始……
至於豆腐品質不合格?
亦或沒有豆瓣醬?
達莉婭的若有所思地看向房間的角落,猛地眼前一亮。
對了!她那隻心愛的小臭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