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窗是開著的,有陣陣暖風從車窗拂了進來,拂起了她頭上輕揚的白紗。一路的風景飛快的從眼前馳騁而過,望著這座城中的車水馬龍,一時間,她思緒萬千。
在這座城中生活了三十幾年,從少年時的歲月靜好,城中滿是安寧與和諧,到後來戰火紛飛,整座城淪陷,化作一片蒼涼的廢墟,再到如今戰亂已平,倭寇已除,城中又恢復了昔日的安寧與和諧。
這一切的一切,她都是盡數看在眼中的,也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其中的滄桑與坎坷,也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知曉。
好在歷盡了一切苦難後,一切終於恢復了曾經嚮往的和諧。
自己與他的初識,是在二十二歲的那一年,歸於津城的列車上,源於一本梁嘉昇的《春山雜論》,當時或許並不知曉,也許在他們雙雙伸出手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這半生的坎坷與顛沛流離了吧。
可即便這半生再艱難,再苦,她也未曾有半分後悔遇見過他。
從最初的相識到後來的相知,再到互生情愫並相愛,兩個人攜手走過了一段平凡時光中的歲月靜好,又在那戰火紛飛的腥風血雨中攜手同行相濡以沫,到後來因為戰亂生生天各一方了,整整七年。
可他們偏偏生在了這個戰火紛飛的時代,便註定不能平凡,這半生經歷了太多,相愛相聚又相別,回首往事,竟有些恍惚。好在紅梅花一站,故人終歸來,這一刻終於是等到了。
烽煙已盡,亂世已過,那半生的顛沛流離,終於畫上了句號,從此後再無別離,只有相守。
婚車駛向了一處莊嚴的殿堂前,便剎住了車,便是舉辦婚禮的場地到了,她方才收回思緒,隨著伴娘緩緩下了車。
綠草如茵,花瓣繽紛,在鮮花與綵帶的環繞間,鋪出了一條羊腸的小路,通向前方神聖而又莊嚴的殿堂。
鼓樂隊在側,演奏著莊嚴而神聖的婚禮進行曲,四周擺滿了宴席,賓客其居於宴席之上。這婚禮的場面,隆重而又莊嚴。
下了婚車之後,她向前方望了一眼,雖然距離太遠,看不清他的面孔,但他在不遠處的氣息,她卻清晰的感覺得到。
他一身西裝革履,髮絲一絲不苟,長身玉立於殿堂中央,正是在等候著自己的到來。
兩顆心逐漸在向彼此靠攏,彼此之間擁有的永遠都是心有靈犀的心照不宣。
楚沐歌由楚銘航挽著手臂,身後的伴娘拖著裙襬,一步一步的走在那莊嚴的紅毯之上,向她靠近。
這一刻,她的心急劇的跳了起來,每一聲心跳中,凝聚著的是感動,也是喜悅。這十一年的相愛,七年的等待,為的,便就是此刻的這一瞬吧。
那紅毯上不過是三十幾步的路,但走出的,卻是她三十幾年的人生,亦是他三十幾年的人生。
水晶鞋踏出的每一步,是昔年兩情相悅時的歡好,是風雨飄零時的滄桑,也是今後在歲月靜好中永不相離的白頭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