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筆後,他意味深長地對她道:“若為媒,便以這天地為媒。天高三千丈,地厚五百尋,一如你我似海之深情。”
“若為證,便以這紅燭為證。彼此相依,共燃朱淚。唯願你我在這亂世烽火中,如紅燭這般,相濡以沫,執手相攜。”
他頓了一下:“你看如此可好?”
楚沐歌含著深深的笑意點了點頭,如此甚好,那便以這天地為媒,紅燭為證,締結下你我的一世傾情。”
她的目光又落在了下方的字跡上,並輕輕念,於青萍之末,烽煙之境,結為夫婦……”
溫墨白吸了一口氣,目光深沉而又複雜,“時局動盪,烽火連天,這些都不是我們想要的,也不是我們能夠改變得了的。”
“可世事再難再險,也改變不了你我的一世情深。既如此,那便記下你我結為夫婦這個動盪的時代吧。相信假以時日,必定會天下大治,國家昌平。”
“嗯,有你們這樣肯為國家效力的英勇志士,相信國泰民安之日不會遙遠。那時,便是你我花前月下,執手偕老之時。”楚沐歌輕聲道。
說著,她又提起了筆,在婚書的令一行題字,“謹於公曆民國二十八年三月十六日農曆戊寅年二月十五日結為夫婦”
題罷,她又望向溫墨白,輕聲而道:“墨白,我們記住這一年,這一天,這個特殊的日子吧。”
溫墨白望著她,面含誠摯:“永遠都會記得的。”
說罷他又拿過筆,又書下了“惟願,河清海晏,時和歲豐。無關遲暮,不問翻覆。”
一行字入了楚沐歌的眼裡,她會心一笑,接過溫墨白遞過來的筆,又提筆,“歸期即定,故土未老。和光同塵,與子長情。”
短短三十二個字,凝結了兩個人全數的真心。包含的,不僅僅是對彼此的深愛,更多的,是對家對國的熱忱。
楚沐歌放下筆,眼中映著柔和的深情款款:“便把你我的願望留在這裡吧。但求河清海晏之日早些到來,願那時,你我褪去一身霜華,不問世間寵辱。歸於故里,執子之手,共享一世長情。”
“嗯。”溫墨白握住了楚沐歌的手,真摯而言:“待到那一日,我了卻浮生夙願,定褪去繁華,只與你一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他說罷,在婚書的最後一行寫道“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
收筆,望了一眼婚書,又望著楚沐歌,深深開言:“今日,便把這白頭之約定下,從此後,你便是我溫墨白的妻子,我願一生傾情,只為你一人。”
楚沐歌頷首,眼中滿是帶著感動的溫情:“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從此後,我便是你的妻子。今生今世,同心永結!”
溫墨白輕輕一笑,將桌下存留的紅酒與酒杯取了出來。並將其倒入了兩個酒盞之中,一盞遞給了楚沐歌,一盞留在自己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