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今天有什麼好苗子嗎?”
傍晚,天色漸漸暗,龍門面點大賽主辦方慣例派人來領今日份的名單。
雖然說大賽秉持著公正公開,但支撐它開下來的,終究還是商業的繁榮,如果沒有每年那大筆的廣告費和直播、轉播的版權費,龍宮市也不可能維持這樣一場比賽。
而作為商業專案,自然不可能放任比賽野蠻生長,而這其中,最經典的做法,莫過於賽前炒作。
像是這樣專業度很高的比賽,並不像體育運動賽事那般容易理解,而食物的味道也不是能夠透過視覺展現出來的東西。
因此想要吸引眼球,就必須要進行深度挖掘,像是炒幾個明星選手出來這樣的行為,總是必要的手段,而這也方便舉辦方事先準備足夠的資料,以避免解說員在解說時搞出烏龍。
“有的,今天透過預賽的應該就兩個選手。”裁判組遞上今天的晉級名單,同時開啟電腦,將兩份影片檔案開啟。
“又是湯包啊?”主辦方的負責人看著第一份資料,眉頭微微皺起,倒不是他看不上湯包,實在是湯包這種噱頭足,又有操作空間的菜品,選它的廚師實在是太多了,不算那些雜七雜八的野路子,今年光是種子選手,就有三個擅長湯包製作的,他總不能放著那些名門出身的種子選手,宣傳一個沒啥名氣的選手的湯包吧?更別說這湯包也就是正常做法,還沒噱頭……
“這個是單純的味道不錯,不過另一個應該會符合您的要求。”小王指了指另一份資料,同時開啟錄影道:
“這位選手擅長的是面果兒,而且技術相當精湛,您看……”
“面果兒?”作為舉辦方,負責人自然也是瞭解一些麵點常識的,但面果兒這東西,聽是聽說過,但在龍門面點大賽上,還是頭一次見。
倒不是說沒有廚師會做,單純是因為,這玩意就只有噱頭而已。
畢竟面果兒說白了就是多色饅頭,“什麼形就要是什麼味”的規則下,頂多包點果泥、果茸之類,這樣的麵點在色、形、意上也許能有不錯的表現,但是香和味,卻很難和其他麵點爭鋒,可偏偏,絕大多數食物最直觀的價值體現,就在於香和味上。
而且酵母發酵本身就是一個賭運氣的活,蒸的時候發生什麼意外都很可能,而面果的製作過程偏偏繁瑣無比(只是外表像很容易,但越是想要逼真就越複雜),運氣不好連續蒸壞幾籠都是正常的,畢竟內力再強,還能控制酵母往哪邊“吐氣”不成?
不過有噱頭終究是件好事,負責人也沒廢話,拉過一個凳子開始觀看起來。
不過不多時,他就詫異道:
“他就用這些調味?”
“嗯,裁判組也很驚訝,他進場就帶了油鹽醬醋糖和兩瓶萃取液,我們本以為那兩瓶調料是重點,結果您看,這倆一個是能夠透過溫度變化改變色澤的上色劑,另一個應該是果香萃取液,都是刷在表面的,並沒有參與調味。”
小王語氣平靜的解釋著,組委會負責人眼中卻是亮了起來,這可是相當高階的調味技術了啊!
看著馮雪的比賽影片,負責人的眼神越來越亮,噱頭,這不就來了嗎!
至於味道好不好,能不能奪冠,那根本不是問題,宣傳就是要噱頭,流量就是要熱度,至於正賽……爆冷和吹過頭不也是宣傳的一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