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喊出了自己的想法之後,沒從下面聽眾的臉上看到什麼欽佩和驚歎,稍微的錯愕和迷惘之後,一些人反倒是露出了無奈戒備的神情。
這可讓王通頗為的納悶,猶豫了下,直截了當的對最前面的一個人喊道:
“本官方才所說,你可有什麼想法!?”
那人能靠在最前面,也是身家地位是目前天津衛商人中排行前列的,被王通點名問道,先有點慌亂,不過恢復鎮定之後,先給王通做了一個揖,開口說道:
“小人有幾句話,大人莫要見怪。”
王通點點頭,開口說道:
“但說無妨。”
“倭寇來襲,若沒有大人的兵馬苦戰一夜,在這裡六成以上的人身家都要破敗,甚至自身連同妻兒姓命都未必能保,這樣的大恩大德,小的們都是銘記在心,而且大人在天津衛公正廉明,不曾多拿多要過一文錢,小的們也是看在眼中。”
這話說完,下面的安靜變成了輕微的搔動,商人們彼此對視點頭,小聲議論符合前面那個人的話,王通所作所為,大家都是看在眼中,這個是實實在在的事情。
“小人雖然是個做生意的,可也知道動兵打仗那要流水一般的花錢,若是需要小的們報效,大人言語一聲就是,我等受大人大恩,難道連這點關節都做不到,那豈不是被天下人恥笑。”
下面的商人們又是搔動,但也沒什麼反對的意見,天下各處,做生意要給官府奉獻,這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情,王大人那稅銀和平安錢都是給官家收的,要送到宮裡去,自家手頭反倒沒什麼進項,這個大家心裡也有數。
現在王大人居然要用開店賣股份的法子來籌錢,這豈不是顯得大家太不懂做了。
不過這也是王通一貫按規矩做事的說理形象,要不然,什麼商人敢這麼大膽的來挑明說這件事。
偏生被點名問到的那位,滿臉大義凜然的神色,好像是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情,王通站在木桌上錯愕了下,臉上露出個哭笑不得的表情,擺擺手無奈的說道:
“各位,本官要是缺錢花用,隨便加些稅費不就是了,何必弄這個店鋪來,我只是問大家,大家做生意,順風順水這個不必說,可天災[***]當頭,誰又敢說,自家的船,自家的貨物,一輩子在海上不遭風浪,不碰海盜?”
這個時代出海還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十艘船出海,六七艘回到港口也算是正常,遇到海盜也是正常,這話下面的商人們倒是人人贊同。
“一船貨,一家店,最少也要五六萬兩銀子,各位,這麼大筆數目,中小商家就要破產,大商戶恐怕也要傷筋動骨,可這麼大筆數目,就算大家有救苦救難的心思,有扶危救助的慈悲,也是無能為力。”
場面越發的安靜,王千戶不是要和大家要錢,而且似乎要說一個對大家都大有好處的事情。
“本官的意思是各家出錢入股成立一家店鋪,積沙成塔,一個人一家店做不到的,咱們天津衛這麼多人,這麼多店做起來不難,大家出錢入股,讓這家店做些生意,如果誰家出了事,誰家遭了難,就用這家店鋪的錢財給予賠償,大家看怎麼樣!?”
眾人臉上都是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原來是這麼回事,不過馬上臉色又有些迷茫糊塗,有許多的問題要問。
“大家有什麼問題儘管來問,本官有問必答!”
“王大人,這家店鋪誰來管?”
“既然是合股,那自然是誰的份子大誰來管,和平常的店鋪一樣。”
“王大人,不管怎麼樣,只要是你遭了損失,這家店鋪都給你賠償嗎?”
“當然不是,萬事都是個有來有回的買賣,不給這家店鋪交錢,自然這間店鋪也不會保你,不過,本官有個問題問大家,一百兩交五兩銀子,如果無事了,白花了這五兩,如果有事,這店賠你一百兩,怎麼合算?”
場面上又安靜了幾分,然後更大的搔動爆發出來,每個人都有問題想要問,前面的問,後面的人把問題傳遞到前面來詢問。
“王大人,海上走船,是這個道理,可大家入股份進這店鋪,這店鋪豈不是整曰裡向外賠錢賠銀子,到最後這筆本金花完了怎麼辦,難道大家還要再湊銀子到裡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