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守有何等人,背後站著當時已經是內閣大學士的張居正,他自已又是錦衣衛指揮同知,自然知道痛打落水狗的道理。
那潘達得罪他得罪的這般厲害,那裡還能給他一線生機,不整到死不算結束的,偏偏這潘達違背了常理,居然能去外面做個知府,然後到天津做個兵備道。
雖然這兩個職位都是時人所說的“濁官”,未必有什麼大前途的,可要是換個角度看,也是舒舒服服的缺份,最起碼錢財不缺,在當地又有實權。
能從死地求生,又到今天這樣的地步,實在是匪夷所思。
到現在這潘達為何對錦衣衛這般態度,如何苛刻對待,在往事中都有個解釋,但他如何起復,這背後到底是誰在推手,檔案中也說不清楚,似乎並不知情。
王通看完這份檔案靜默了會,把自己能想到的各種可能都考慮了遍,卻還是想不出個所以然。
這也是年紀的確太小,對很多掌故秘事並不瞭解,可以推測的方向也太少,不知道為何,搞不清楚誰在背後運作潘達,心裡總不舒服。
拆開第二份牛皮信封,裡面說的是監糧宦官萬稻的履歷,張誠在十二監中是名副其實的第二人,查個宦官的身份簡單的很。
萬稻何處人,有何親眷,何時淨身入宮,去何處當差,又怎麼得到這個職分都寫得明白,對於宦官們來說,在天津做個監糧也就是尋常,算不得什麼,至多撈點銀子回去,還撈不了許多。
這萬稻也就是在御馬監當差勤勉,按例也輪到他出來,結果就派出來做了個監糧,來了這邊沒有出錯,對上面孝敬從來都是隻多不少,準時準點,也就長久做下去了。
不過這萬稻的身份也有處不同,當年曾在景王身邊當差,嘉靖四十年景王病死,他也回到了宮中。
嘉靖一共有八個兒子,也就是裕王和景王兩個兒子活到了成年,但景王在嘉靖四十年的時候病死,嘉靖因為迷信二龍不能相見,所以對自己的兒子很不親近,裕王和景王之間的兄弟情誼深厚,據說裕王身子不好就是景王死後哭壞的。
閹人富貴榮華全靠跟著的主子如何,景王一死他身邊的宦官宮女想必也沒有落了什麼好處,萬稻能混到這般模樣,已經算是造化了。
王通搖搖頭,慨嘆了下,又是開啟個信封,也難得給他寫這些東西的人,可能以為他是個武人,不認識什麼字,就算是聽也未必聽得懂古文,這些檔案不僅是用白話寫就,而且還做了斷句,體貼的很。
分守天津衛城參將李大猛若不是這檔案上說,還真看不出來已經五十二歲,這人的經歷兵部也有詳細的記載。
隆慶六年的時候,這李大猛還在保定府那邊做個守備,萬曆二年就提拔了幾級到了這個位置上。
這倒也尋常,衛所軍鎮的軍將升遷論資排輩少了些,有時候立功立刻得到越級提拔,這李大猛就是在保定府某縣剿滅匪盜幾百,被贊為勇武,得到了這個位置。
但李大猛在嘉靖三十五年從軍之後,卻一直是跟在浙直總督胡宗憲身邊做親兵,在嘉靖四十一年胡宗憲被以“嚴黨”的罪名下獄時候,他還在常州府做個千總。
胡宗憲剿滅倭寇有大功,嚴嵩當政之時,天下人都要和其聯絡溝通,要不然官都坐不長久,胡宗憲被下獄三年後死於獄中,說他冤屈的人當真不少。
這李參將也不容易啊,王通搖頭又開啟了另外的信封,這上面所說的都是些正常履歷了,河間府派駐在天津衛的清軍同知乃是常例,三年一輪,三個衛的指揮使則是一代代傳下來的位置,也是正常,至於那戶部轉運司的位置一向是兩年一換,這也是戶部的慣例。
檔案寫的詳細,甚至寫到了家中有幾口人,私下有什麼喜好,有什麼不可告人的事情,東廠和錦衣衛能知道的,應該都在這上面反應了出來。
比如說那潘達在天津城內有兩處外宅,養的都是在秦淮買來的女人,那萬稻府裡有幾個俊俏家丁等等。
王通微微閉眼,只覺得這些人的音容笑貌立刻浮現在腦海之中,每個人的形象都是明晰了許多,這時候王通有了點把握。
知道了對方是什麼人,對對方的想法作風也就有了個相對準確的判斷,王通放下信封,給自己倒了杯已經變涼的茶水,仰頭喝了下去。
茶杯放下,卻覺得有什麼東西不對勁,方才看了那幾封信中,每個人的檔案似乎都有共同點。
從京師送來的檔案,可不能就這麼輕易放下,王通又是拿起,一封封的重看了一遍,這次終於找出來這不一樣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