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乾元七年,過了正月,皇帝改了年號永和,從年中算起,所以六月的時候,永和元年就開始啟用。
天氣已經炎熱了,大殿裡更是如此,穿著朝服的官員們衣服後背已經打溼了。
朝會還在進行,御榻上並沒有皇帝的身影,只有御榻下一階擺著的一個四足凳上,大皇子端端正正的坐著。
相比於半年前,十二歲的大皇子長高了好些,所以也顯得瘦了,穿著皇子朝服在這肅穆的大殿裡已經初步具備幾分皇家的氣勢。
位於佇列中的高通事看著其上的大皇子帶著幾分欣慰的笑意。
這年號改的好,自從改了年號,日子就越發過的順遂起來,自己如願得到了侍制貼職,成了朝堂上幾十名之中的一名,不再是單純被冠以金吾衛上將軍之類官職的國戚了,這表示他在朝堂上更有說話的地位了,而不是以前那樣很多時候躲在後邊靠別人來說。
自己的順遂了,大皇子也比以前進益很多,過了年似乎一下子長大了,更懂事了,功課認真,老師們稱讚,皇帝也越來越倚重,而他參加朝聽的時候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孩子氣的,眨著眼會聽的很認真。
朝會很快散了,一眾官員又來到後殿,皇帝在這裡等候著。
“….你覺得這件事如何?”
大皇子先進去將今日的朝會簡單的彙報,其內傳出皇帝的問詢聲。
“…我覺得李大人所言甚是,但還是派人親自查驗再做定論的好。孩兒我也不太懂。只是聽書上說過。所以才想要看看….”
“你這樣想很好。”
聽到這對話,高通事,哦,不,如今的高殿院臉上的笑意更濃。
他是遲早要外放的,但就是走也要走的安心,如今的大皇子讓他很安心。
這邊門開啟了,大皇子退了出來。與諸位大臣還禮,舉手投足進退有據,禮節得當一絲不苟,在場的大臣們也挑不出什麼錯,紛紛都露出讚歎。
這個孩子果然長大了。
大皇子轉身離開,在走過長廊的時候他的腳步加快了幾步,本來下垂的雙手收攏的手揮動,寬袖也隨之擺動,帶上了幾分少年人的天真活動。
“娘娘,娘娘…”
大皇子的聲音迴盪在太后宮中。響亮而愉悅,展示著少年人的精神氣
“小聲點。被皇帝知道又要說你失禮了。”貴妃起身笑道。
倚在榻上的太后則帶著幾分慈祥笑著搖頭。
另一邊還坐著好幾個妃嬪,有兩個年紀相仿的公主還有一個週歲左右的公主,見他過來紛紛問好說笑恭敬又熱鬧。
“失什麼禮,又不是在前朝。”太后笑道,伸手招呼大皇子坐過來,“才十二歲,朝堂上一坐半日累了吧?”
又催著宮女取扇端飲子。
大皇子跪坐在太后身邊,神情安然自得。
“不累,我才坐了半日怎麼能喊累,父皇可是日日都要辛苦的。”他認真說道。
太后笑的更開心了,伸手撫著他的肩頭連聲稱讚。
“還要去聽講吧。”她說道帶著幾分擔心,“這麼累可能歇息一日?”
“娘娘,一點都不累,而且先生講的我已經背過了,不怕的。”大皇子大聲說道,帶著幾分得意。
“四哥兒真聰慧。”一旁的妃嬪們紛紛誇讚。
大皇子臉上的笑意更濃,貴妃也是一副欣慰。
“晉安郡王和六哥兒還不回來嗎?”
在這一片熱鬧中有個公主童聲童氣問道。
氣氛頓時一沉。
旁邊的妃嬪立刻知道孩子說錯話了,忙伸手抱過公主。
“….是啊是啊,要是他們在也必然為大皇子的辛苦和聰慧高興。”她忙說道。
其他妃嬪忙亂亂應是,又有人說起最近的新鮮事岔開話題,太后的神情到底幾分懨懨。
大皇子再坐了一刻便起身告退了,妃嬪們也都著告退,太后宮裡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