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n the end》的間奏之中,向山抬起頭,看向了自己身後的第九武神本地。
【看到了那些防空陣與小飛機了嗎?】
就在向山歌曲到高潮的時候,全程的火炮都掉轉了炮口,朝著天空一頓亂打。
但這並不是向山控制的。這個城市的武器系統沒有統一整合在同一個智慧系統之下,而是被物理分隔成了幾個相對獨立的系統。
這是這座城市原本的防禦機制。
一架架飛機從地下機庫彈射到半空中,在半空中盤旋。這些飛機的駕駛員都是軍武道的習練者,專門習練“戰機”這一個專案。他們的大腦平素要麼休眠,要麼在虛擬空間中進行訓練,緊急狀態下可以直接插入戰鬥機中。
這些戰機也極為難纏,氣動外形遠勝人形義體不說,燃料還很充足。就算真的衝到近處與這飛機近戰,這飛機的各個部分也能臨時變形——儘管這大多數情況下會讓飛機機體失速下墜。但在這個時代,“失速”本身就是一種常規戰術了。
以武者的神經反射以及現代推進器的出力,戰機很容易就能重新升空。
【這具義體是日冕下降作戰的特化版本。在那場戰鬥之中,不需要考慮克服重力。相反,太陽的引力可以幫助我加速。但在行星環境之下,這義體太重了。】第九武神看著天空中的戰機,【而且沒有上等液態燃料。用這身義體,沒法和那些行星內環境特化的戰鬥機狗鬥啊。飛不起來。】
【就算能飛起來也不可能。這些敵人知道如何在炮火的間隙巡航。但我們不知道。】
如果真要說的話,在推進器輔助下第九武神硬跑也能跑出第一宇宙速度,但那需要較長的加速距離。並且生跳的話,在半空中無異於活靶子。
這樣的話,就只能走地面了。
地面上的戰鬥單位也越來越多了。手握武器的輕型、重型義體密密麻麻。還有海量的無人武器,全都是不能聯網的型別。如果不能直連的話,向山也很難找出控制這些玩意的辦法。
庇護者們完全捨棄了統一的智慧指揮系統,以語音暗號、可見光訊號為基礎進行排程。
並且,向山還注意到了另外一個資訊。
這裡的聲子刀列裝率高到不正常。
有些水平的武者,甚至一些士兵都有這種裝備。向山甚至還觀察到了整佇列裝聲子刀的精銳小隊。
聲子刀的優勢是可以從晶格層面上破壞晶體、準晶體物質,缺陷在於必須知曉對面外裝甲的晶體結構並計算出對應的震動頻率。
頻率差一點,最終效果就是千差萬別。
而第九武神在這裡被困了六十年。官府早就把他外裝甲給研究透了。
無法升空,就意味著第九武神必須從地面上走過去。
而從地面上走過去,則意味著第九武神必須面對如此多可以一擊破防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