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客氣了。”
陳浩連連擺手,他可當不了老師:“我僅僅是早知道這種藥,早了解了一些資訊。
充其量就說說禁忌和藥品的用法,就講解一下,當老師那太抬舉了。”
老總還是堅持如此:“孔子都說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哪怕教一點,那也是老師啊!”
野戰醫院的院長張志遠,人有些書生氣,骨子裡也很傲。老總就怕張志遠因為陳浩年齡小,就小看人,就不虛心學習。
老總知道陳浩肚子裡的貨多,想多掏一些。給他再加個老師的名頭,又不會費力氣。
左副參謀長也跟著勸:“你就不要再謙虛了,過分的謙虛就是虛偽了。以你的能耐當個老師綽綽有餘。”
大多數人骨子裡都是喜歡好為人師的。
陳浩承認自己有那麼一點點,推辭不下就答應了。
只是心裡面在嘀咕:“我一個賣軍火的,最後居然要在八路這兒當老師了。要讓以前的熟人知道了,眼珠子都得驚得掉下來。”
他打小就不是個好學生,誰聽說過壞學生,最後當老師的?
怎麼想都覺得滑稽。
作戰參謀緊接著彙報的第三件事情,比前兩件加起來都重要。
二戰區的閻長官發來電報,要派出一個軍官觀摩團,來八路軍交流戰法,促進團結。
一聽就像放屁。
左副參謀長聽著都磨牙:“我看這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閻錫山,有個外號民國不倒翁,是著名的牆頭草隨風倒。
老袁厲害的時候,他效忠北洋。
馮玉祥牛掰的時候,他跟人家拜把子。
馮閻蔣,馮老大,閻老二,蔣老三,還以為是民國版桃園三結義。
直到後來反目,還是打起來了。
南邊的老三北伐打贏了。
一般來說,當哥哥的向弟弟服輸,任誰都會覺得比較丟面子。
閻錫山:“面子是什麼?”
反正是誰厲害,誰對他有利,他就聽誰的。
現在當了二戰區的司令,聽委員長的,閻老西沒少跟八路軍搞摩擦,甚至不久前都刀兵相見,大打了一場。
被八路軍的反擊,打的損兵折將才退了回去。
要跟八路軍友好交流,促進團結。
閻老西這理由找的,墳前燒報紙,糊弄鬼呢?
老總意味深長地對劉師長說:“老虎要學貓的本事,上樹的本領可不能讓他們學了去。”
劉師長笑著回道:“那是當然了,況且就是教給他們,他們也學不會。”
八路軍上上下下,在這一點上,意見基本上都是一致的。
雖說眼下是共同抗日,但該防還是得防,不然哪天被打的措手不及,想後悔也來不及。
在紅軍時期,是有過教訓的。
除此之外,老總最擔心的就是陳浩。
從內心上來講,他不願意陳浩的身份傳到外界去。
陳浩的身份一旦暴露,以他發揮的作用,日軍得知了肯定會下狠手,想盡一切辦法除掉陳浩。
晉綏軍,中央軍知道了,自然會跳出來拉攏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