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長,政還有一個疑問……”
嬴政不再自稱寡人,他已經放下秦王的身份,以學生的姿態,向李冥求教。
“大王是想問,路程如此遙遠,應該如何運回中原,大王又該如何掌控此地吧。”
李冥瞭然一笑,將嬴政心中的疑問說了出來。
“道長明鑑,此事正是嬴政心中的疑問。”
“想要將糧食運回中原,陸運損耗太大,最合適的方法是發展海運,海運損耗低,速度快,每次運輸的量也大,最適合遠距離的運輸。”
“至於大王的另一個問題,就需要大王有足夠的魄力了。”
“此話怎講?”
嬴政疑惑的問道。
“貧道與大王相處時間雖短,但貧道看的出來,大王是一個掌控欲極強的帝王,國家之事,不論大小,大王都想掌握手中,卻不知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凡事過猶不及。”
“現在的秦國,大王尚且有能力掌握,可若是掃滅六國,一統天下後的秦國呢?更遑論相隔數千裡的地方。”
嬴政沉默不語,他已經明白李冥話中的意思了。
可若是如此,那和周又有什麼區別?
難道,本王掃滅六國,一統天下,又要走上原先的老路嗎?
正在嬴政沉思之際,李冥的聲音再次響起:
“貧道能夠理解大王的心情,只是兩地相隔太過遙遠,此舉是現在最好的辦法,大王完全可以將自己的子嗣分封過去,路途上還有遼闊的草原,大王也可以分給有功之臣,至於中原大地,以後將不會進行任何分封。”
“然後,大王可以讓墨家、公輸家,開始研製速度更快,造價更便宜,輻射範圍更廣的交通工具,待時機合適,大王再逐步收回這些土地。”
說著李冥從袖口拿出一塊摺疊整齊的絹布,交到了嬴政手中,並使用千里傳音之術說道:
“大王不用擔心各地藩王做大,此絹上便有解決之法。”
嬴政拿過絹布,緩緩開啟,僅僅一眼,嬴政心中最大的擔憂,就消失殆盡。
絹布的抬頭寫著三個大字:“推恩令!”
這篇絹布,才是李冥有把握讓嬴政答應分封的最大底氣。
而且,絹布上不僅僅只有推恩令,還有一個更狠的殺手鐧。
這才是解決諸侯藩王擁兵自重,世家門閥兼併土地做大做強的殺招!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