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武俠修真 > 仙路何蹤筆趣閣 > 第一章 原來沒忘

第一章 原來沒忘 (第2/2頁)

今宵苦憶當年情,

痴人舊夢何言悲?

幸得天憐重遇卿,

飄月宮中再燃情。

小生又復猥瑣相,

徒惹佳人嫌意生。

南海有島名恆思,

可代吾心對君言。

強忍心緒向南去,

只求拾得天地珍。

千險萬難橫路中,

但憑堅心闖天涯。

壯志凌雲從未懼,

浪駭濤驚自古兇。

撫琴奏曲樂陋室,

幻舞相合暖人心。

來年興瑞北歸時,

博美一笑慰平生。

詩分上下兩段,分別對應前世今生。全詩或許是有些不押韻,但字裡行間充滿了張尋對李濤的真摯情感。暇不掩瑜。❨醉道人後來對此詩的評價,暫時不多述說。❩

張尋以詩銘志,把積蓄心中多年的壓抑發洩了出來。重逢李濤,對張尋的心路而言是一個重大的轉折。以張尋時長掛在嘴邊孔聖的聖言“盡人事,聽天命。”來舉例說明,重逢李濤之前,張尋其實真正執著的只有聽天命三個字,在他心中天命二字最高,而人事通常是被他忽略的。重逢李濤之後,張尋知道他不足的地方在於他當初未盡人事。雖然說李濤當年回新疆出乎了所有愛慕者的意料,但是隻有張尋是暗戀,其餘喜歡李濤的同學都向李濤表了白。可以說暗戀李濤沒有及時鼓起心中勇氣向她表白一事是張尋最大的傷疤,揭開了是痛徹心扉,但隱藏著何嘗不是自欺欺人呢!而和李濤的再次相見,使得張尋再也不能自我逃避了。《衝動的懲罰》這首歌的歌詞足以說明該衝動的時候就要衝動,哪怕面對的是懲罰,至少問心無愧,沒有遺憾。張尋之所以久久放不下,就是因為他當年沒有向李濤表白,沒有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

可以說張尋以前或多或少都是有偏激的心態存在的。恰如懷才不遇,時運不濟等等張尋的哀嘆調就是最好的證明。易經中是有否極泰來之說,但明顯不適合套在曾經的張尋身上。試問張尋從來沒有豁出去過,也從來沒有經歷過窮途末路的慘境,他怎麼可能碰到極點,從而改變命運,否極泰來。

孤注一擲看起來是很瘋狂,但古往今來成就大事業者誰沒有孤注一擲的時候?這就是易經中的大過卦,從卦象上看不是浮橋就是棺材,所以才會有不成功即成仁的說法。你要大過不犯,小錯不斷是沒人能把你怎麼樣,因為你就一個沒出息的人,誰會去在意你呢!

在海上的半個月,張尋想了很多,回憶著過往的點點滴滴。張尋再度想起師父醉道人的告誡“紅塵煉心,切記!切記!”,試問這些年自己真的做到了嗎?沒有,甚至是對紅塵二字都沒有全面的理解。紅塵僅僅是指俗世嗎?曾經張尋是這麼認為的。現在想想多麼的可笑,只要你沒有達到“太上忘情”的境界,你就身處紅塵之中。忘情不是無情啊!更加不是絕情。忘情二字,張尋現在勉強可以加以解釋,但要做到,那實在是差的太遠。

明日一早,就要到達此行的目的地恆思島了。這些天來,張尋從未離開自己的艙室一步。現在,快到目的地了,還是出去透透氣好了。吹吹海風,換換腦,然後再回去思考下登陸恆思島後的行動方案。不能怪張尋小題大作,實在是洞府兩個字太有衝擊力了。什麼是洞府?那是大乘期的修士在飛昇仙界前在這一界留給有緣人的傳承。,簡單的說,洞府代表著一份仙緣。更難得的是曲烈提到洞府被陣法隔絕,那就更加要重視了。洞府前的陣法可不是一般的陣法,那都是得到天地認可的。也就是說只要透過了考驗,所得的好處是被天地所祝福的,不用擔心影響氣運。

既然洞府主人對有緣人的考驗是陣法,那張尋就一點都不擔心。一來張尋自認對陣法一道還是很精通的,透過考驗的機率在八成以上;二來即使考驗失敗也沒有生命危險,因為洞府前的陣法目的是為了考核,失敗了最多就是無緣洞府的結局。

最新小說: 這個江湖:真氣要交稅 穩健修仙,整個修仙界都是我家 絕世蛟龍 武俠世界肝經驗 一字乾坤刀 劍影江湖 秦時之儒門天下 劍出誅天 蝕劍風雲 天下江湖繁華如夢 這個江湖是真狗 江湖大俠令 天青琉璃光 天涯仗劍行 救命,我怎麼出場就是陰謀 以長生入棋 山海為聘 風雪滿城醉浮生 刀劍走春秋 潛淵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