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專心的鑑定著每一顆寶石,測量他們的各項資料,爭取不出現一絲一毫的差錯。
好在這間會客廳還是還是挺大的,於海和劉暢為了不影響到李權的鑑定,就稍微坐的離他遠一些。
兩人隨便聊了些,幾乎都是劉暢在說,於海在聽。
有給他說他上次那些藍寶石都被做成了飾品,很是受客戶的喜歡。
因為數量不多,甚至還有沒買到的客戶留了電話說是隻要來貨,就打電話告訴他們,他們立馬過去看。
基本就是一個意思,你要是還有貨,一定要送到我們這邊,價錢一定是最好的。
“對了,正好你今天過來,等會兒我就去把你上次定做的項鍊拿來給你。”
“那麼快,不是說月底嗎?”
“正常來說是月底的,這不是你這個大供貨商的訂單嗎,自然是給你優先處理的。”
又是閒聊了一會兒,一個小時過去了,那邊也鑑定完了,李權把鑑定好的資料給兩人看。
給劉暢的那份資料自然是有一些不同的,上面多了一個參考價。
劉暢本就是公司採購,對這些寶石的價位也都是瞭如指掌,不然出價高了,公司就會怪罪下來,出價低了,賣家不滿意,損失一個供貨商更是划不來。
於海拿起資料表,仔細的看了起來,和前面幾次的做了對比,再加上最近在網上查的資料,心裡已經估好了一個價格,現在就等著劉暢給他報價呢。
經過一番思考,劉暢也是決定好了,就一件件按編號報了一遍價錢,於海聽著,基本和自己內心價位差不多,看來他們也沒有坑自己的打算。
但也不能就這麼順著來,價位能高點肯定更好,怎麼說,這種時候的討價還價也是一種對能力的表現過程。
以前於海是做銷售的,經常被一些客戶刁難,要求著給最低價,或者是其他的,現在自己也可以試著把那些技巧用過來看看,但絕是不刁難。
“嗯,你給出的價位大部分都很合適,但是,對於那三顆最大的藍寶石,是不是價錢有點低了,畢竟那樣的大小,透明度,顏色,等等都是比較稀少的。”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的成交價為180萬,比原先的價錢多出了15萬。
於海對自己今天的談判還是挺滿意的。
現在輪到劉暢離開去準備合同,於海則是和鑑定師傅呆在了會客廳,想是剛剛一個多小時的鑑定,李師傅也是有些累了,隨便和於海聊了些寶石的鑑定方法,就不在說話,靜靜地喝著前臺送過來的茶水點心。
於海則是拿出手機開啟前幾天註冊的網店後臺,開始編輯著自己這次帶回來的原石。
照片是出門前剛拍的幾顆藍寶石,各個角度的都有,清晰的可以看見寶石的內部結構。
於海並沒有把所有的寶石都賣給了diamond,還留了一些放到網上去賣,就連之前說要在網上拍賣的水晶,也是掛在了這家店,正好藉著它打響店鋪的招牌。
這也是考慮到自己以後會得到越來越多的原石而準備的,在不急著用錢的情況下,自己賣可以獲得更高的價錢。
至於別人相不相信一個剛開小店賣的東西,這就要經過慢慢的經營了。
說白了就是於海想給自己找點事做。
根據剛剛鑑定師給出的價錢,於海對比自己掛在網上的這些,提高個20%掛了上去,至於有沒有人買,等親私聊再說。
這時,劉暢一手拿著合同,一手拿著一個首飾盒。
合同雙方確定無誤,簽字,交易的貨款還是和之前一樣,等於海簽字後兩小時內到賬。
至於那件定做的首飾,現在於海提前拿走了,也就在收貨單上籤了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