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答應著,輕輕抱起懷中女人,走向這間主臥正中央的那張大床。
……
第二天是西蒙和兩個珍妮一起醒來。
這是11月21日。
週六。
曼哈頓的小圈子裡,該知道維斯特洛一家已經搬入維斯特洛大廈的,基本都已經知曉,不過,公開的媒體層面,在維斯特洛家族媒體公關團隊的強力運作之下,沒有任何訊息。哪怕是當下越來越開放的網路,也只有極少數有心人散播的零星資訊。
被發現之後,也很快刪除。
沒有理由。
這一世的網際網路,說是姓‘維斯特洛’也不為過。
透過伊格瑞特、思科、美國線上等公司,西蒙掌握著網際網路,同樣也等於掌握了絕對的規則,在這樣一個虛擬世界,如果西蒙想,隨時都能成為主宰。
因此,所謂的開放網際網路,只是一些人一廂情願的想法。
就像這世界從來沒有絕對的自由一樣。
為了最大程度替維斯特洛家族的喬遷做掩護,今天最熱鬧的新聞,無論是各大主流媒體,還是網際網路平臺,關注的焦點,都是昨日國際空間站太空艙的首次發射新聞。
集合了全球16個國家共同建造的國際空間站,在媒體的渲染下,成為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之後,人類正式進入永久和平時代的一個標誌。
萬眾狂歡。
至於這些年發生的海灣戰爭,至於科索沃地區還在持續的衝突,至於非洲地區死傷慘重的超級混戰,當然,這些只是疥癬之疾。
即使能夠看透這些,西蒙也沒有任何點破的意思。
大家能夠活在夢中,其實不容易。
甚至,對於國際空間站專案本身,西蒙也只是冷眼旁觀。
說是人類社會共同開發太空,實際上,就如同前些年一度流產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一樣,國際空間站的整個專案,實在是充滿了各個成員國家的太多算計,一個個都充滿了自己的小心思。
至於專案之外的國家,因為實力不足,想要一張入場券,更是奢望。
只是一點,這個世界擁有兩百多個國家地區,參與國際空間站的,僅有16個國家,這怎麼能算是人類共同開發太空?
實際上也是如此。
當冷戰結束,幾乎也宣告了近代以來人類對尖端科技持續探索步伐的戛然而止。
沒有了隨時可能處在崩潰邊緣的激烈競爭,也就沒有了不斷前進的動力。哪怕是隨後二三十年所有人津津樂道的資訊時代,其最根本的技術基礎,也全部都是在20世紀的動盪年代產生。
因此,看似欣欣向榮,其實進步有限。
這個上午,伴隨著國家空間站升空的喧囂,西蒙和珍妮特躲在維斯特洛大廈頂層的豪宅裡,幾乎沒有受到多少影響的繼續梳理自家3G計劃的各個專案。
西蒙很清楚未來二十年的世界局勢走向,即使他這個大蝴蝶的影響力越來越強,從根本上,有些事情,如果他自己不做,基本上也不會發生改變。
西蒙當然要做。
少部分是為了這個世界,更多還是為了自己,為了身邊所愛的人們,為了從現實到科幻的100年以後,1000年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