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妮莉絲娛樂籌備已久的時尚電視臺Fashion TV將會在2月8日開播。
媒體因為思科和美國線上兩家公司市值同時突破200億美元而紛紛擾擾時,西蒙在2月6日就趕到了紐約,親自參與Fashion TV開播前的最後籌備。
Fashion TV的負責人名叫安娜·科爾曼。
這是一位外貌看起來35歲左右的黑髮女人。沒錯,科爾曼,依舊是猶太人。
西蒙選擇對方,卻不是因為族裔。
當然,西蒙也清楚,安娜·科爾曼最終脫穎而出,肯定也少不了艾米·帕斯卡爾、羅伯特·艾格這些猶太裔高層的推動。
進入最後幾個候選人名單的,基本上都是猶太人。
西蒙對族裔問題一直不算太敏感,同樣也沒什麼反感,他需要的只是一個合格的職業經理人。
安娜·科爾曼曾經在擁有《Vogue》、《CQ》、《Vanity Fair》等知名時尚雜誌的康泰納仕集團和維亞康姆旗下的MTV電視臺擔任過要職,任職MTV節目製作部副總裁期間,推出過非常成功的《e》(時尚之家)節目。
西蒙的記憶中,《e》一直到二十年後都還存續,而且,節目在1990年到1992年的第一任主持人,恰好是辛迪·克勞馥,辛迪在去年的維密大秀計劃之前辭去了主持人職位。
Fashion TV的定位,很大程度上相當於一檔承載於電視平臺的‘動態時尚雜誌’。
因此,安娜·科爾曼同時在康泰納仕集團和MTV電視臺工作的履歷,對於這份工作來說就顯得再合適不過。
另一方面,經過幾個月時間的運作,Fashion TV預計將透過北美主要的康卡斯特、華納有線等運營商,開播就實現2300萬使用者的接入規模,覆蓋人群達到6000萬。
同時,丹妮莉絲娛樂與運營商之間的分成確定為15美分。
也就是說,各家運營商每個月將為每個接入使用者向丹妮莉絲娛樂支付15美分的內容買入費用。
按照2300萬左右的接入使用者規模,依靠運營商分成,Fashion TV開播就能確定每年4000萬美元的基本收入。
作為一家基礎有線臺,Fashion TV還能夠在節目中插入廣告,通常情況下,一家基礎有線臺的廣告收入能夠與運營商分成收入持平。考慮到Fashion TV剛剛開播,丹妮莉絲娛樂並不急於向電視臺投放廣告,因此,預計開播前兩年,廣告收入能夠達到運營商分成的50%左右,這大概又是2000萬美元。
全年6000萬美元左右的保底營收,看似已經非常豐厚,然而,相對於一家全國性有線電視臺的運營成本,這筆錢依舊不值一提。
只是已經籌備完成的200人左右電視臺北美運營團隊,每年在基礎薪酬、辦公場地等方面的開支,預計就不低於3000萬美元。
作為一家24小時播放的時尚頻道,即使時尚類電視節目的預算費用不會太高,諸多專案累加起來,再算上電視臺必不可少的營銷推廣費用,預計也將是一筆不低於5000萬美元的開支。
因此,丹妮莉絲娛樂已經做好了開播前兩年每年至少2000萬美元虧損的心理預期。
而且,這還只是北美。
西蒙對Fashion TV的期待,是一家全球性的時尚電視網。
原本的計劃中,西蒙是非常希望Fashion TV能夠在歐洲與北美同步開播,只是他還是有些低估歐洲各國對北美傳媒公司入侵的本能保護主義抗拒,其實這也非常正常,美國現在同樣不允許外國公司或個人持有美國電視臺,這項禁令大概會在未來一兩年內才終於接觸。
歐洲各國,市場最為開放的英國倒是沒有限制海外公司投資電視臺的禁令,因此Fashion TV在英國的籌備最為順利,預計四月份就能透過新聞集團旗下的天空廣播公司在英國上線。
顯然,這已經錯過了今年春季的四大時裝週。
天空廣播公司的電視網路雖然覆蓋歐洲大部分割槽域,但相關電視臺想要在各個國家上線,依舊需要透過各國政府的稽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