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四部電影的正版周邊在10月1日這天發行。
提前進行了很大規模的造勢,錦書與中影聯合,拉上了上百位國內有頭有臉的影視從業者,一起呼籲公眾支援正版,央視還在旗下包括《新聞聯播》在內的多個節目裡對這件事進行了報道,再加上報紙、網路等各個渠道的廣泛鋪墊,也算人盡皆知。
此時,陳晴再次問起,吳山霖也來了精神,說道:“具體的資料,我們沒辦法向好萊塢那邊那樣每週精確給出,不過,前十天的話,我們這兩天大致統計了一下,四部電影,總銷量大概有46萬套,其中《致青春》最受歡迎,佔了27萬套,這說明一部電影在院線上映結束後儘快發行周邊還是很重要的。流水的話,大概1500萬左右。”
吳山霖說完,包括陳晴在內大家都忍不住心算起來。
這確實是一份非常亮眼的數字。
十天創造1500萬流水,如果維持下去,一個月就能有4500萬,一年少說也是4億到5億的規模。
這還只是錦書一家。
更何況,還只是四部電影。
其他各大國有製片廠發行的正版音像製品,受到這一次官方推動支援正版的聯合呼籲以及大規模營銷影響,全部加起來,銷量與錦書持平應該不成問題。
兩相結合,就是10億人民幣的年進賬體量。
如果這份業績能夠維持下去,相比曾經被正版衝擊到整個產業幾乎可有可無的程度,相當於當下國內年票房體量一半的收入規模,已經是非常可觀,至少也能讓各家電影公司多一個營收來源。
當然,只是想想。
因為產業太拉胯,目前也沒有什麼具體的統計,到底多少,沒人知道。
錦書這邊,重點還是要關注自家的平臺,至於其他,實在不能抱太大期待。說句有些誅心的話,別因為眼紅這邊做的太好,跳出來拖後腿,就足夠了。
陳晴大致盤算了一下,也非常滿意,不過,她還是很快注意到一個問題:“銷售46萬套,進賬才1500萬,平均稍稍超過了30塊一些,就是說,大部分人購買的還是基礎版本,對吧?”
錦書這次總計為四部電影各準備了五種套裝。
最便宜的是19塊錢,雙碟VCD基礎版本,配送很值得收藏的塑膠包裝盒以及隨機簽名海報,另外還有一隻能夠裝在包裝盒內的電影主題圓珠筆,製作成本超過1元,比市場上零售價格才幾毛錢的圓珠筆要精緻很多,還是電影主題,隨機刻有電影臺詞或主演畫像,很拿得出手的小物件,零售的話,兩塊錢都買不到。
接下來,依次往上,最高是99元的鐵盒套裝,電影碟片和原聲磁帶外,還有角色玩偶、T恤衫等各種周邊。總之,雖然價格高達99元,但因為第一批的製作量很少,其實反而是最物有所值的,錦書這邊根本就不賺錢,大概能夠擠出的兩成毛利全都讓給了渠道。
哪怕將來銷量逐漸增加,平均成本下降,按照某人定製的策略,這些頂級版本還是不會賺錢,屬於打品牌賺吆喝的那種。
相比起來,反而是基礎版本,即使也精心製作,毛利還是能夠達到四成左右,錦書和渠道各佔一半。不過,即使收回一些資金,按照既定的策略,未來幾年還是會全部撒下去,培養市場。
陳晴發現這個問題,吳山霖也沒有否認,笑著把其中關鍵解釋了一番,最後道:“精裝的版本銷售比例小,其實恰好對我們有利。最近大家也反應過來,這些昂貴的精裝版本,類似於負責樹立品牌,50元以下的基礎版本才是走量的主力,畢竟當下國內的消費實力就是如此。”
陳晴聽吳山霖解釋過,笑著點了點頭,顯然很是滿意,說道:“有其他問題的話,可以找我。”
吳山霖道:“現在就有一個問題啊,陳總,我們擁有的版權還是太少了。”
陳晴彎起嘴角:“這個我可沒辦法,只能你們自己去增加製片產量,畢竟錦書可沒有引進外語片的資格,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大概也不會有這種可能。嗯,說起這個,香港那邊,你們可以試試,上次的政策,港片享有內地電影同等的地位,只是需要和內地發行商合作,這恰好是錦書的優勢。”
吳山霖點頭又搖頭:“我瞭解過,不太能行得通,香港電影的尺度,陳總你是知道的,能透過稽核的不多,而且,這幾年香港電影衰退,好片子也沒有多少,再加上盜版……”
說到這裡,吳山霖再次搖頭。
陳晴聳肩:“這樣,錦書還是要自力更生。”
大家一起苦笑。
當下,事情也只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