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從中國返回後,北美暑期檔也即將在5月10日開啟。
因為亞特蘭大奧運會的緣故,今年的暑期檔,各大製片廠都刻意避開7月19日到8月4日這17天時間,很多電影因此提前或延後檔期。
這個暑期檔,對於丹妮莉絲娛樂來說,也會是一道潛在的分水嶺。
西蒙想要最大程度掌控好萊塢,只是一個引導資本去向的打包專案合作計劃顯然遠遠不夠,最直接的方法,還是最大程度地讓有意染指好萊塢的資本感到無利可圖。
方法其實也很簡單。
好萊塢的資源是有限的。
無論是檔期、畫布還是宣傳資源等等,因此,維斯特洛體系佔據越多,留給其他製片廠的顯然也就越少。
西蒙此前也一直在悄悄執行這種策略,與其他製片廠合作電影就是如此。而且,在此之前,為了避免引發好萊塢其他競爭對手的整體反彈,西蒙做的一直都還算小心謹慎。完成對大都會ABC集團的吞併,再加上好萊塢其他製片廠大部分被外資控制的格局,現在的西蒙已經不需要太過於顧忌。
因此,這個暑期檔,丹妮莉絲娛樂,或者整個維斯特洛體系,將在好萊塢真正地多線並進。
特別是丹妮莉絲娛樂旗下的三家廠牌。
相較以往幾年,暑期檔都是以丹妮莉絲娛樂核心廠牌丹妮莉絲影業的重磅炸彈或者與其他製片廠合作的大預算專案作為主打,高門影業和新世界影業在暑期檔動作都不大,這一次,三家廠牌都不再收斂。
另外還包括約翰斯頓控股等澳洲資本掌握大部分股權而實際控制權其實在西蒙手中的米高梅影業。
綜合下來,這個暑期檔,從5月初到8月底將近四個月時間,與丹妮莉絲娛樂有關的專案,一共多達14部,遠超其他製片廠多則四五部少則兩三部的暑期檔發行電影數量。
全部14部電影,完全由丹妮莉絲娛樂旗下廠牌自主製作併發行的專案為9部,對外合作專案為2部,關聯緊密的米高梅為3部。
而且,這次的9個自有專案,還是以高門影業和新世界影業為主,丹妮莉絲影業獨立之作併發行的專案只有一部蒂姆·波頓執導的重磅炸彈電影《斷頭谷》。當然,如果算上對外合作的兩部重磅《木乃伊》和《碟中諜2》,丹妮莉絲影業的分量一點也不輕。
米高梅的三部電影,則是以第18部007大電影《007之幽靈黨》為核心,這也是西蒙籌劃中米高梅特工電影宇宙的一個開篇,
5月6日,週一。
馬里布,丹妮莉絲影城。
西蒙返回洛杉磯,上班的第一天就是與丹妮莉絲娛樂旗下三家廠牌討論即將到來的暑期檔。
按照時間順序,5月10日,丹妮莉絲娛樂在暑期檔開篇的第一個專案是巴茲·魯曼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克萊爾·丹尼斯主演的現代版《羅密歐與朱麗葉》。
原時空中,《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北美髮行其實出現了很大的失誤。
因為只是一部製作成本才一千多萬美元的低成本電影,哪怕巴茲·魯曼的上一部作品《舞國英雄》在北美的票房還算不錯,製片方二十世紀福克斯影業依舊將影片放在了11月初的冷門檔期上映,而且給出的宣傳資源和銀幕規模都差強人意。
如此不利環境下,這部現代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依舊拿到了超過4600萬美元的本土票房。
意識到影片潛力的二十世紀福克斯在海外發行過程中調整策略,結果,影片的海外票房實現了破億。
至於原因。
這可是羅密歐與朱麗葉啊。
如果說那個西方人不知道這個故事,就和中國人不知道《紅樓夢》一樣。
用後來娛樂行業的一個流行詞彙來說,《羅密歐與朱麗葉》就是一個全名級別的超級IP,這個專案做出來,直接就能省幾千萬美元的宣發費用,因為根本不用宣發,所有人都知道,哦,羅密歐與朱麗葉。
好萊塢一直流傳著一個津津樂道的段子。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去試鏡《泰坦尼克號》,結果引得整棟樓的女性都跑去觀看,因此讓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徹底下定決心確定對方為男主角。
為何會發生這種情況?
中國影迷應該沒有深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