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才都跑國外了,中國還怎麼發展呢?
這是林素能夠想到最淺顯一層某個傢伙可能的用意,只是,她總覺得事情應該不會這麼簡單。畢竟中國真的不缺人,而且,很多人出去了,還是會回來的。
嗯,還是會回來的。
下午是列維森集團與希爾頓集團之間的一個會議。
這還是要從週二簽署的一系列協議說起。
西蒙在4月23日中國之行公開日程的第二天簽署的協議,主要包括五個大專案。
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一個,列維森國際中心建造計劃,投資規模10億美元。
第二個,中國幾大電信巨頭和維斯特洛體系思科與美國線上兩家公司在網際網路裝置採購、網際網路技術支援等方面總計5億美元的合作協議。
第三個,諾基亞預計投資2.5億美元集技術研發和產品製造於一體的大型製造中心,地點坐落在蘇州工業園。
第四個,阿波羅管理公司和第一波士頓公司與中國電信(移動前身)簽署的重組諮詢與IPO承銷協議,公開資料中涉及的合約金額為2億美元。
第五個,京城資料中心建造計劃,預計投資1億美元。
五大合作,總金額20.5億美元,折算人民幣約為170億元。
其中的列維森國際中心,地點位於京城朝陽區長安街與針織路交叉地段,距離紫禁城只有6公里,和大名鼎鼎的國貿中心也只隔了一個街區,預計佔地面積25公頃,建築面積200萬平方米。
西蒙還知道,原時空中,這裡恰好是後來的萬達廣場所在。
另一方面,列維森國際中心在投資規模、佔地面積和建築面積等方面,恰好都是一個街區外的國貿中心一期的兩倍。1985年開建的國貿一期,佔地12公頃,建築面積110萬平方米,投資5億美元。
看似都翻了一倍,但,這其間可差了10年,因此不難想象維斯特洛體系拿到的條件有多優惠。
另外,列維森國際沒有緊鄰國貿中心開發,而是隔了一個街區,還明顯有著中國方面安撫國貿背後馬來西亞郭家的心思。如果不是這個專案意義太過重大,這片區域短期內根本不會有第二座大型商業中心出現。
因為職能類似,必然意味著競爭。
可以想見,中國在幕後肯定還會有更多安撫和補償,以便消解東南亞華商因此產生的芥蒂。
這是題外話。
列維森國際中心預計開發週期為6年,設計和搬遷兩年,正式開發建造為4年,2002年徹底完工。
不過,根據開發進度,預計2000年左右,部分建築就能陸續啟用。
投資規模龐大的商業中心,絕非普通人想像做完規劃就能開工。而是要提前進行招商,事先鎖定一部分重要的入駐客戶,包括收取部分定金等等,一些專案規劃還要根據客戶的要求進行調整,這樣才能最大程度避免風險。
要不然,數百萬平方米的建築空間落成,卻沒有人入駐,淪為笑柄還在其次,鉅額的損失卻是誰也無法承受。
和京城資料中心一樣,中國方面已經提前撮合了一批重要企業客戶,但剩餘還要維斯特洛體系自己招攬。因此,除了維斯特洛體系的一些自家企業將來會進駐列維森國際中心,還在另外洽談各種其他客戶。
畢竟西蒙不可能把所有維斯特洛體系中國子公司都搬來京城,預計200萬平方米的建築空間,任誰一家都吃不下。
其中一個意向明確的就是希爾頓酒店。
這家大名鼎鼎的豪華酒店集團在列維森中心入駐,也會成為將來的一個重要標誌。
當然,希爾頓酒店集團採取的還是承租方式。
整個列維森國際中心,將來也都是隻租不售。
開玩笑,西蒙瘋了才會這個時候把長安街邊的黃金物業賣出去。哪怕要賣,也得等到十幾二十年後。到時候不說已經連續多年收取的鉅額租金,只是物業本身,價值也肯定翻到現在的幾十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