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和三星兩大廠牌明顯遠遠不如活力十足的丹妮莉絲娛樂旗下丹妮莉絲、新世界和高門三家廠牌。
超過4000部影視作品版權,或許是哥倫比亞影業最大的優勢所在,但這4000多部影視作品透過每年的錄影帶和電視播放等家庭娛樂運營給哥倫比亞影業帶來的收入或許都還不如丹妮莉絲娛樂旗下一兩部賣座影片的進賬。
這份資產,更多還是潛在的二次開發版權價值以及一種細水長流的底蘊。
Loes影院連鎖店雖然為哥倫比亞全資所有,但820塊銀幕的規模,相對於北美整體超過23000塊的銀幕總數簡直不值一提。相比起來,百視達公司這大半年來已經迅速將自己的市場份額擴張到10%。
至於地方電視臺,今年3月份的一次業內併購中,野心勃勃地想要進入傳媒領域的羅恩·佩雷爾曼只用了1億美元就買下了12家地方電視臺,算上這些電視臺的負債,交易總價值也不超過2億美元。
北美主流電視網的全國性電視網路其實就主要依靠這些電視臺建立,ABC、NBC和CBS三大老牌電視網每一家的加盟電視臺數量都超過200家。
不難相見,哥倫比亞手中的電視臺價值絕對不會太高。
此外,丹妮莉絲娛樂已經開建丹妮莉絲影城,哥倫比亞影業卻連自己的影視城都沒有,索尼想要復甦這家老牌電影公司的經營,還必須繼續花錢購置影城。
對比下來,索尼肯為這樣一家電影公司支付50億美元的代價,依舊處在快速擴張狀態生機勃勃的丹妮莉絲娛樂,價值自然不會太低,甚至還要超出哥倫比亞影業。
考慮到索尼為了獲得哥倫比亞影業幾乎支付了翻倍的溢價,《福布斯》雜誌對丹妮莉絲娛樂做出了不低於30億美元的估值。
最後,上半年償還了部分到期債務之後,西蒙名下的負債金額已經降到了8億美元以下。
綜合以上各方面資料,《福布斯》雜誌進行了取整處理,給出的西蒙·維斯特洛個人淨資產為60億美元。
《福布斯》雜誌做出的統計堪稱有理有據,媒體的爭議卻絲毫沒有減少。除了維斯特洛公司公開持有的一批很容易統計的科技股,《福布斯》雜誌對西蒙其他幾項資產的價值評估都成了媒體的議論焦點。
隨後幾天,各種各樣關於《福布斯》雜誌財富榜單的媒體討論和報紙文章紛至沓來,擠滿了無數電視螢幕和各種類別的報紙版面,西蒙的關注度本來就非常高,此時更是重新成為北美的風雲人物,一些媒體已經開始預測西蒙·維斯特洛會不會登上今年的《時代》週刊年度風雲人物。
“丹妮莉絲娛樂真的值30億美元嗎?”
“西蒙·維斯特洛買下曼哈頓地塊打算做什麼?”
“丹妮莉絲娛樂的價值只有30億美元嗎?”
“傳媒大亨約翰·克魯格指責《福布斯》為博取關注誇大維斯特洛個人淨資產數字。”
“瑟曦資本利益分配揭秘。”
“摩托羅拉前任董事長羅伯特·高爾文:拋售摩托羅拉股票是西蒙·維斯特洛最大錯誤。”
“維斯特洛公司的科技股投資版圖分析。”
“澳大利亞Qintex集團向米高梅發出收購邀約,開價10億美元。”
“最佳抄底時機:維斯特洛看好全球房地產市場。”
“芝加哥警方破獲‘通靈學習班’詐騙案,每週學費1萬美元,嫌犯非法獲利超過200萬。”
“……”
“……”
這個世界從來都不缺少盲目從眾的跟風者。
無論眾多的媒體平臺如何議論爭執,無論圍繞西蒙個人身家發生著什麼討論和事件,西蒙·維斯特洛以60億美元個人淨資產奪取美國富豪榜榜首位置都已經是一種既定的事實。
隨著關於西蒙個人身家的議論風潮持續擴散,北美股市的科技股板塊和依舊持續上揚的日本股市都在短時間內湧入了大量投資者。
作為西蒙發跡的根基,好萊塢也再次成為資本密切關注的物件。
87股災之後,好萊塢著實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困難期,德勞倫蒂斯娛樂、佳能影業等主流二線公司紛紛破綻,然而,隨著新一年度的《福布斯》富豪榜曝光,因為西蒙這一系列成就對影視產業心存幻想的大批資本重新開始蠢蠢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