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斯特洛體系之外,宏觀層面,10月份最大的熱鬧,除了依舊被共和黨窮追猛打的總統花邊,就是針對美國自1969年以來長達29年之後第一個財政盈餘年度的大規模宣傳。
這自然是民主黨的手筆。
剛剛過去的1997年10月到1998年9月聯邦財政年度,美國全年財政收入為1.72萬億美元,全年財政實際支出為1.65萬億美元,最終獲得692億美元的財政結餘。
資料在10月16日公佈之後,如同共和黨花費數千萬美元打廣告宣揚總統的花邊一樣,民主黨方面同樣投入大量資源對這一訊息進行廣泛宣傳,以此強調克林頓,當然,主要是民主黨,執政六年以來,美國經濟取得的耀眼成績。
相比已經讓民眾產生審美疲勞的拉鍊門之類,與自身息息相關的財政經濟資料,顯然更能打動人心。
根據一些民調機構的統計,只是10月16日之後一個週末的宣傳,新的一週,民主黨的支援率在短短三天之內就上升了五個百分點左右,白宮也立刻抓住這一資料果斷出擊,嘗試扭轉這一年來克林頓因為持續醜聞而日漸低迷的人氣。
歸根結底,一切都為了即將在11月3日舉行的1998年中期選舉。
為了權力。
維斯特洛體系因此也難免受到波及。
還是關於百視達。
西蒙發大招之後,特別隨後又是丹妮莉絲娛樂再次耀眼到刺眼的全年財報釋出,考慮到丹妮莉絲娛樂當下的恐怖體量,各家都明白,如果百視達真鐵了心再次大力擴張,無論是同行租賃廠商還是各大製片巨頭,將來的日子都不會好過。
最終選擇妥協。
各方在10月22日這天,在司法部的見證下,最終達成協議。
隨後,事情又被卡在了司法部。
克林頓親自讓人給西蒙傳話,馬上就是中期選舉,民主黨方面實在不想再有太多意外發生,丹妮莉絲娛樂併購百視達,寡頭的進一步崛起,無疑是一個很容易挑動公眾情緒的意外。萬一共和黨方面那這件事向民主黨發難,指責過往幾年白宮過於放任巨頭之間的合併,造成行業壟斷,難免又會損害支援率。
總之,就是要等11月3日之後再說。
西蒙也只能接受。
不僅如此,克林頓還希望西蒙能放開對納斯達克指數的壓制,讓納指在11月3日之前能夠再一次突破4000點大關。
新科技,網際網路,同樣是克林頓上臺以來的主要政績。
雙方年初有過約定。
為了民主黨的支援率,西蒙答應1998年年底之前,可以允許納指達到4000點左右。
現在等於希望這個數字提前兩個月達到。
西蒙考慮之後,也答應下來。
主要也是實在有些壓不住。
要知道,西蒙和克林頓達成默契的時候還是年初的3月份,當時的納指就已經突破了3600點,距離4000點並不算遠。
為了避免新科技市場再次過早顯然狂熱狀態,西蒙還再次啟動了一輪減持計劃,截止10月份,半年時間透過數次減持再次收回了130億美元資金,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納指的快速上漲。
但也只是一定程度。
西蒙能夠感受到,亞洲金融風暴之後,本來提前三年崩盤的新科技市場,只用了一年時間就開始重新復甦,再加上受到金融風暴打擊的大筆海外資金湧入美國以及美聯儲開始實施的又一個寬鬆週期,納斯達克指數等於再次回到了曾經的時間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