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就是資產轉移。
因此也就出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英國的富豪榜,排行前列的,大部分都不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
當然,經濟之外,政治層面,英國的作用還是很大的。
特別是針對歐洲大陸。
攪屎棍嘛。
至少,保持歐洲各國的分裂,非常符合維斯特洛體系的利益。
連軸轉的一天半時間,沒什麼波瀾。
值得一提的趣事,大概就是,西蒙為了日程便利,照例下臺在肯辛頓花園大街的豪宅內。然後,隔壁肯辛頓宮恰好在倫敦的某個女人得知訊息,故意避開,直接打飛地跑掉,據說連行李都沒帶,連夜離開了英國。
西蒙很無奈。
自己有那麼可怕嗎?
第二天同樣是傍晚時分離開倫敦,飛往赫爾辛基。
因為某個小纏人緣故,這次帶上了尤利婭·舒爾希金娜母女兩個。
芬蘭這邊,主要還是諾基亞的事情。
與諾基亞掌門人約瑪·奧利拉碰面,除了諾基亞的經營狀況,話題主要還是關於晶圓代工佈局的事情。
另外,參觀諾基亞新總部的過程中,西蒙還受到啟發產生了一個念頭。
關於曾經諾基亞的事情。
原本的時間線上,進入智慧機時代,諾基亞因為種種原因手機業務崩潰,但依舊為芬蘭留下了相當深厚的科技底子,歐洲為數不多的網際網路企業,很多都是出自芬蘭,另外還有一些風靡全球的現象級遊戲,也是由芬蘭的遊戲工作室製作。
總之,這樣一個人口只有500萬的北歐小國,表現出了相當強勢的科技潛力。
西蒙因此聯想到的倒不是芬蘭,而是澳洲。
相比芬蘭的500萬人,澳洲的2000多萬人口,顯然擁有更大的挖掘潛力。
更何況,其實和美國一樣,澳洲也是一個移民國家,哪怕不如美國那種可以在全世界掐尖,但想要吸引優質人才,也是輕而易舉。
因此也非常適合在新科技領域特別是千禧年之後的網際網路產業方面進行一下大手筆的扶植。
西蒙連方向都考慮好。
遊戲。
終究是體量放在那裡,澳洲想要做出一個網際網路巨頭,不太現實,但,專攻一個方向,比如遊戲,應該大有可為。
當天晚上再次離開芬蘭,就近先飛往俄羅斯境內位於波羅的海沿岸的聖彼得堡,西蒙晚餐後親自擬定了一份方案發給北美和澳洲那邊。
首先,錢不是問題。
其次,平臺也不是問題。
接著,就是人才。
這是個問題。
因此西蒙計劃對澳洲的一些大學進行針對性資助,培養專門的遊戲開發人才,同時,設立定向的天使投資基金,專門在澳洲資助各種遊戲開發團隊,並且在將來的銷售渠道上予以觀照。
無論如何,既然打算將澳洲打造成維斯特洛體系的私人領地,當然不能除了礦場就是牧場,還是要與時俱進一下,多開闢一些產業。
只在聖彼得堡郊外的臨海城堡莊園裡待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再次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