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是第二天。
10月10日,週五。
這是《鬼影實錄》第二週票房出爐的日子,一大早,洛杉磯的角角落落都第一時間翻看今天的報紙。
然後是不可避免地各種驚歎感慨。
上映第二週,因為首周的火爆,丹妮莉絲娛樂迅速將《鬼影實錄》的放映銀幕數從2045塊大幅增加到3123塊。
放映規模大幅增加,再加上影片口碑的持續發酵,《鬼影實錄》的次周票房跌幅只有17%,繼首周勁爆的5963萬美元之後,次周再收4945萬美元。只是兩週時間,這部公開成本只有30萬美元的超低成本偽紀錄片電影,累計票房直接破億,達到1億零908萬美元。
而且,哪怕是下跌了足足1000萬美元的次周,《鬼影實錄》4945萬美元的單週票房,還是創造了一個好萊塢10月份單週票房紀錄。
風頭無雙。
不僅如此,因為《鬼影實錄》的火爆,汀科拜爾旗下iRec的銷量也大幅增加,過往兩週,這款電子產品在《鬼影實錄》已上映的北美地區出貨量暴漲了50%,從此前單週的25萬到30萬之間銷量一躍達到近段時間的40萬以上。
連帶著,汀科拜爾旗下的iPlayer、iCam乃至上半年剛剛釋出的iMac等產品,銷量同樣出現明顯提升,而即將在這個週六正式發售的iPad10,從釋出會到現在,兩週時間,只是在北美本土的預售就突破了120萬,很明顯將再次成為釋出第一年就突破1000萬銷量的爆款電子產品。
當好萊塢上上下下茶餘飯後都在討論各種與偽紀錄片電影相關的想法時,最近幾年被汀科拜爾在相關領域牢牢壓制的索尼、松下、柯達、三星等老牌電子巨頭都徹底坐不住。
這些廠商最近幾年推出的同類產品,在汀科拜爾面前毫無還手之力,而這一次,汀科拜爾的iRec與《鬼影實錄》的這次捆綁營銷實在是太成功了,模板擺在這裡,大家還不跟著走,那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
索尼近水樓臺。
前段時間《鬼影實錄》首週末票房出爐,大賀典雄就直接向索尼影業的負責人約翰·凱利佈置任務,未來一年,索尼影業至少要用索尼的消費級數碼攝像機產品拍攝三部偽紀錄片電影。
至於松下、柯達、三星等廠商,哪怕沒有索尼那麼便利,近期也專門派遣團隊在好萊塢活動,尋求自家數碼攝像機產品與偽紀錄片專案的合作。
這番局面之下,已經有過成功案例的《鬼影實錄》幾位主創,無論是導演還是演員,都越發炙手可熱起來,大大小小的電影公司與品牌廠商紛紛開出不斷加碼的高額薪酬試圖尋求合作。
當誘惑大到一定程度,想要抵擋就不是那麼容易。
聖莫妮卡。
與布倫特伍德接壤的一家豪華餐廳內。
早餐時間,這已經是林詣彬與迪斯尼總裁比爾·米查尼克和松下一位據說是營銷部門副總裁的中川旬的第三次會面。
作為好萊塢近期最受關注的大紅人,自從《鬼影實錄》首日票房出爐,面對周邊堪稱層出不窮花樣百出的各種拉攏討好,哪怕心智再堅定,也難免飄然。
如果身邊人的恭維討好只能帶來情緒上的愉悅,此時此刻,面對一筆從最初300萬美元加價到500萬再加到此時600萬的導演酬勞,再加上可以直接抽取10%的本土票房分成這樣的條件,林詣彬實在就有些無法抵抗。
同時還有心虛和為難。
心虛在於,林詣彬很清楚,《鬼影實錄》的成功,他更多隻是一個執行者。如果這次拿了高薪,卻做不出與《鬼影實錄》同等,或者哪怕只相當於《鬼影實錄》一半成績的作品,那麼,他的招牌就徹底砸掉。
為難之處則是合約。
“米查尼克先生,還有,這位,中川先生,問題在於,我在《鬼影實錄》之前就與丹妮莉絲娛樂簽署了三部片約,而且還是不算《鬼影實錄》的三部電影片約,根據協議,合約期內,如果我想要為其他片商拍攝電影,必須得到丹妮莉絲娛樂的同意。”
林詣彬話音剛落,松下的中川旬就用明顯帶口音的英語問道:“林,我可以知道,違約金是多少嗎?”
林詣彬搖了搖頭:“不是違約金的問題,坦白說,中川先生,除非別無選擇,否則,我不希望和丹妮莉絲鬧翻。”
比爾·米查尼克此時道:“如果我的理解沒錯,林,你的意思是,合約期內,你為其他廠商拍片,需要徵得丹妮莉絲同意,而並不是被禁止,對吧?”
“是的。”
“這樣的話,如果你能授權,”比爾·米查尼克道:“我們可以替你與丹妮莉絲接觸。”
林詣彬下意識搖頭,主要是不太信任對方。
哪怕不說丹妮莉絲的提拔之恩,以這家大製片廠此時在好萊塢的實力,萬一徹底鬧翻,林詣彬很清楚,自己被封殺都不是沒有可能。哪怕對迪斯尼和松下的600萬美元非常心動,他也沒有喪失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