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這章是免費章節,不收費。內容與上一章相同,上一章與第468章標題重複,VIP章節沒法刪除,標題是468章,實際內容是第469章。
……
……
美國總統選舉實行的並不是全國範圍統一計票的普選制度,而是特別的選舉人制度。
所謂選舉人制度,就是美國各州都擁有一定數量的選舉人票。
美國總統大選,各州選民的投票結果,決定的是這一州相應的選舉人票的目標歸屬。總統候選人根據最終獲得選舉人票的數量決定大選勝負,而不是具體的全國範圍內投票人數多寡。
這種‘贏家通吃’的選舉制度,意味著除了根深蒂固的民主黨和共和黨之外,美國很難再有其他黨派候選人能夠贏得選舉。
事實也證明,美國建國兩百餘年,除了最初的喬治·華盛頓,沒有任何一任總統出自民主共和之外的第三黨派。
羅斯·佩羅的參選,雖然引起了媒體和公眾的強烈關注,但明眼人都清楚,羅斯·佩羅打破美國兩黨根深蒂固的政治壟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然而,隨著羅斯·佩羅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美國兩黨都不敢再輕視這位獨力候選人。
近期一些保守派媒體上對羅斯·佩羅的攻擊,明顯久是有人刻意為之。
西蒙的記憶中,不只是媒體輿論的攻擊,為了阻止佩羅參選,布什政府甚至還使出了一些不入流的齷齪手段。
羅斯·佩羅不堪壓力的情況下也一度退出選舉,但這位性格強勢的億萬富翁幾經波折後,最終還是參加了當年的大選,並且獲得了獨力候選人史無前例的高達19%的支援率。
因為分攤大量本來應該屬於布什陣營的保守派選票,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喬治·布什的連任失敗。
西蒙去年就已經押注克林頓,這半年來一直在悄然地投入資金和資源為這位候選人造勢。
不過,在西蒙看來,資歷淺薄的克林頓想要贏得這次總統大選,歸根結底只能另闢蹊徑。
說白點,就是確保羅斯·佩羅的參選以分攤布什的選票。
“我的一位朋友一直在為佩羅家族做媒體公關方面的工作,我和他聊過,前些日子還藉機參加了羅斯·佩羅舉辦的一個酒會。總體而言,這是一個非常強勢且自負的人,容易固執己見,不喜歡聽從別人的建議。”
格林尼治莊園的會客室裡,約瑟夫·施拉普介紹著羅斯·佩羅的情況:“對於近期媒體上的攻擊,佩羅表現的非常憤怒,認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這在很大程度上堅定了他繼續參選的決心。”
珍妮特親自端了咖啡進來。
約瑟夫暫時停下了敘述,待珍妮特給大家倒上咖啡後挨在西蒙身旁坐下,他才繼續道:“不過,我認為佩羅的這種決心很難持續太久,因為共和黨為了阻止佩羅參選,絕對不會只在輿論方面施加壓力。
比如最近,佩羅的計算機服務公司正在計劃協助幾大證券商品交易所建立全新的線上交易系統,這是一筆很大的生意,而且需要得到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司法部等部門的批准。
如果佩羅堅持參選,共和黨可能會在這些方面為佩羅的公司設定障礙。佩羅自己應該都是非常清楚的,他贏得大選的可能性很低,為了這件事損害到公司的利益,肯定得不償失,因此最終或許會主動做出放棄參選的抉擇。”
存在國家政府的地方,就從來不缺少利用公權打壓對手的事情。
美國自然不會例外。
曾經的水門事件,尼克松政府以拒絕為華盛頓郵報集團頒發有線電視牌照作為威脅,試圖阻止《華盛頓郵報》的相關報道。華盛頓郵報集團也一度差點屈服。
當然,最終的結果大家都已經知曉。
但除此之外,其他類似的事情簡直不勝列舉。
維斯特洛體系去年的兩起收購案,因為西蒙站隊民主黨的傾向,也遭遇過共和黨方面的一些刁難警告。
羅斯·佩羅家大業大,屬於反過來‘穿鞋的害怕光腳的’,堅持參選的話,確實會顧忌重重。
說起來,羅斯·佩羅八十年代數次登上《福布斯》富豪榜榜單前列,九十年代新科技浪潮興起,主營計算機服務的佩羅家族卻再沒有了聲息,很難說是否與1992年堅持參加美國總統選舉導致家族公司持續遭遇打壓有關。
幾年合作下來,約瑟夫·施拉普已經得到了西蒙的信任,因此也清楚西蒙的大部分佈局。
聽他這麼說,西蒙大致明白,這是提醒西蒙,如果想要讓羅斯·佩羅堅持參加今年的總統大選,就協助對方解決一些‘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