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後的照明娛樂,更是在《玩具總動員》誕生十多年後才嶄露頭角。
1991年的現在,因為市場容量有限緣故,諸如歐特克等製圖軟體公司都還連開發3D動畫軟體的計劃都沒有,丹妮莉絲娛樂,絕對是獨此一家別無分店。
不僅如此,其他製片廠即使透過高薪從丹妮莉絲娛樂挖角人才組建自己的團隊,除了時間、資金等方面的風險,還需要考慮技術專利問題。
丹妮莉絲娛樂在3D動畫軟體、渲染軟體乃至各種硬體設施上,已經申請了一連串足以築起一道‘護城河’的專利壁壘。一些核心的技術人才,還與丹妮莉絲娛樂簽署了競業協議,一旦辭職,至少三年內都不得再從事相關職業。
總而言之,除非丹妮莉絲娛樂肯放開技術和人才限制,否則,短時間內,除了丹妮莉絲娛樂,好萊塢不可能有第二家制片廠可以製作出3D動畫電影。
西蒙當然不會輕易放開手中的技術。
因此,只要經營得當,整個九十年代,3D動畫電影市場都將被丹妮莉絲娛樂壟斷。
《玩具總動員》之後,感恩節檔期第二週的票房亞軍被《007之黃金眼》拿走。
雖然主角依舊是提摩西·道爾頓,不過,在穩定下來的米高梅管理團隊以及西蒙親自緊盯之下,《007之黃金眼》的質量相比此前幾部都明顯更上一級,製作成本也因此達到了5000萬美元。
開畫首周,《007之黃金眼》斬獲3279萬美元票房,這樣的成績雖然不如今年的《蝙蝠俠:黑暗騎士》、《終結者2》以及鄰近檔期的《玩具總動員》等重磅炸彈,卻也達到了米高梅的預期
要知道,此前一部《007之殺人執照》,北美總票房也只有3466萬美元。
《007之黃金眼》只是上映一週時間,票房水準就與《007之殺人執照》相當。
不過,《007之黃金眼》的媒體口碑卻也只是達到7分左右,並不算太出色,根據影片的各方面資料反饋,雖然首周開局不錯,但北美總票房想要破億還是頗有難度。
榜單第三名的是派拉蒙影業出品的《亞當斯一家》。
開畫第二週,《亞當斯一家》票房跌幅為33%,再收2088萬美元,累計票房達到5205萬美元,按照這樣的票房曲線,北美票房是否能夠破億,依舊在兩可之間。
哥倫比亞影業請來麥考利·卡爾金主演的《寶貝小情人》,首周票房1427萬美元,排行第四名。
300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首周1427萬美元,明顯達不到哥倫比亞影業的預期,影片的口碑也差強人意,綜合只有5.6分左右。
對於一部‘快消式’的節日喜劇來說,麥考利·卡爾金的人氣在影片開畫首周沒有吸引來足夠的觀眾,接下來就更難有太多人關注這部電影,票房前景只能說一般。
丹妮莉絲娛樂從環球影業接手的《恐怖角》,開畫首周票房為1421萬美元,以非常微弱的差距落後於《寶貝小情人》排行第五名。
這部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羅伯特·德尼羅主演的翻拍犯罪驚悚片,預算成本為3500萬美元。
開局1421萬美元的票房同樣不及預期,不過,影片的口碑卻非常不錯,預計能夠走出一個還算不錯的票房曲線。
年代檔期持續的同時,好萊塢之外,伊格瑞特公司在12月2日的週一正式公佈了第一批即將開放的全球資訊網專利清單。
雖然事先已經訊息滿天飛,但當伊格瑞特公司真的做出了這樣的決策,還是在業界引發了一陣強烈的波瀾。
各方媒體對於整件事的評價也不一而足。
大方向上,很多媒體都非常讚賞伊格瑞特公司的決定,但也有媒體提出異議,認為丹妮莉絲娛樂這麼做,等於徹底掐滅了第二週廣泛網際網路技術標準誕生的可能性。
而且,伊格瑞特公司雖然開放了到HTML等技術相關的核心專利,卻依舊把持著諸如瀏覽器軟體、電子郵箱、線上支付等技術儲備,因此,業內的後來者,註定無法在很多方面與丹妮莉絲娛樂競爭。
西蒙是不打算阻礙同型別企業出現與伊格瑞特展開競爭的,計劃中,未來幾年,哪怕是電子郵箱技術等專利,伊格瑞特公司都會逐漸授權出去。
不過,在第一批專利清單公佈後,伊格瑞特公司並沒有因為媒體的盛讚或質疑就急於公佈第二階段的計劃。
只要認真研究已經公佈的專利清單,有心人就能發現,這批專利開放後,伊格瑞特門戶此時涉足的大部分業務,包括網路論壇、個人部落格、線上遊戲等等,其他公司都可以沒有太多限制地進行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