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詼諧而溫暖,《當哈利遇上莎莉》註定會成為浪漫愛情喜劇型別的一部傑作。”——《舊金山紀事報》
“……”
“……”
快速瀏覽著檔案上的媒體評價抄錄,西蒙的思緒也沒有停止,道:“艾米,你剛剛說年輕人可能對這部電影不感興趣?”
“是啊,”艾米點頭,道:“你看後面,迪斯尼統計的昨天點映場次觀影人群年齡分佈,25歲以下的觀眾比例只有32%,復活節檔期,如果是專門面對青少年觀眾的電影,這一比例通常都會在50%以上。比如去年邁克爾·福克斯的那部《發達之路》,25歲以下年輕觀眾比例就是63%。而且,雖然迪斯尼方面盡力爭取過,《當哈利遇上莎莉》還是拿到了R級,這會更進一步限制影片的年輕觀眾人群。”
因為《當哈利遇上莎莉》當中有很多與性相關的話題,女主角還在餐廳裡當中上演了一出讓人臉紅的‘床戲’,因此最終被評為R級。
當初評審委員會表示只要丹妮莉絲影業把梅格·瑞恩在餐廳裡的那場戲減掉,在對影片的其他一些細節稍作調整,基本上就可以拿到PG13級,但無論是影片的幾位主創還是西蒙和艾米都毫不猶豫地表示了拒絕。
大家都覺得,那場戲保留下來,絕對會成為影片的點睛之筆。
此時,西蒙考慮片刻,道:“艾米,你知道那個去非洲賣鞋子的故事嗎?”
艾米疑惑地搖搖頭。
西蒙想了想,他也記不清那個故事到底出自哪裡,於是只好簡單地和艾米講解了一番,然後道:“我們現在面臨的情況和那個推銷員一樣。很多年輕人對《當哈利遇上莎莉》不感興趣,這恰恰意味著我們還有很大的市場潛力可挖。你想想,年輕人或許對這種涉及愛情和婚姻之類的愛情題材不感興趣,但我相信,他們肯定會對這部電影裡的其他一些元素非常感興趣。”
艾米稍作思索,就道:“性。”
“沒錯,”西蒙道:“《當哈利遇上莎莉》當中並沒有床戲,不過,梅格·瑞恩的那段戲份,卻更加具有暗示性。接下來兩週,保持正常營銷流程之外,我們要做的,就是藉助媒體把這段戲份當成一個話題炒作起來。年輕觀眾是最具好奇心的一個群體,也是對性最感興趣的一個群體,我們只要把這個話題炒熱,肯定能夠吸引年輕觀眾進入電影院。”
這種透過提前放出爭議情節引發討論博取關注度的手段,西蒙記憶中的很多影片都使用過,比如《色戒》的流出片段,比如某場著名的‘馬震’。雖然這個時代還沒有網際網路,但媒體運營的理念其實萬變不離其宗,只要合理引導,透過美國多達數千家的報紙,依舊可以輕鬆地把這個話題抄起來。
艾米整理了一下思路,很快道:“西蒙,我現在就打電話給迪斯尼那邊安排一場臨時會議,你要一起過去嗎?”
“我等下還要去福克斯那邊,戈德伯格想要和我討論一下《蝴蝶效應》和《死神來了》續集的事情。”
完成了第一部《死神來了》,這部影片的版權也就歸了福克斯,至於《蝴蝶效應》就更是如此。西蒙雖然當初也考慮到了續集的問題,但從福克斯那裡拿到《死神來了》的分成條款就已經非常難得,丹妮莉絲影業自然沒辦法在索求更多。
不過。
雖然這兩個系列後續都不會再和西蒙又太大聯絡,但他也不可能完全甩手。稍微幫福克斯在續集方面出謀劃策一番,也就當時人情投資。
談妥這些事情,西蒙和艾米就各自開始忙碌。
凱瑟琳在早餐是雖然聲稱要趕回紐約,西蒙下班回家,女人依舊沒有離開。直到珍妮特的生日之後,西蒙才將兩個女人一起送去飛往紐約的私人飛機。
另一方面,經過幾次會議,迪斯尼也聽從丹妮莉絲影業的建議,開始適當地對發行策略進行調整。
在迪斯尼宣髮網路的發力下,梅格·瑞恩在《當哈利遇上莎莉》中的那段餐廳戲份很快成為一些媒體談論甚至爭議的焦點,並且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當哈利遇上莎莉》影片熱度持續攀升之下,首周的點映也很快結束。
從3月11日開始的新一週,北美院線一共上映了六部新片,只不過,除了《當哈利遇上莎莉》,其他新片都沒有掀起太大浪花,反而是上映已經進入第12周的《早安越南》,再次以590萬美元票房拿到了單週票房冠軍,這部電影的累計票房也已經突破9000萬美元。
此外,《當哈利遇上莎莉》是首周票房最終為168萬美元,在單週票房排行榜上排名第11名。
表面看起來,這部電影無論是票房資料還是榜單排名似乎都不那麼亮眼,不過,如果算上這部電影只有33塊銀幕的電影規模,這一資料就顯得非常驚人。
要知道,這一週單週票房排行榜冠軍的《早安越南》,1579塊上映銀幕,平均單週的館均只有3700美元,相比起來,《當哈利遇上莎莉》的館均卻是驚人的51000多美元,超過《早安越南》的十多倍。
如果首周票房資料還可能存在太多人為因素,比如廣告營銷或者專門的媒體場次之類,進入影片上映第二週,迪斯尼適當地將《當哈利遇上莎莉》的電影規模擴大到了37家,這一次,電影的平均冠軍不但沒有下跌,反而在一片口碑和熱議之下再次上漲。
最終,3月18日到3月24日,《當哈利遇上莎莉》僅以37塊銀幕的點映規模,就再次收穫了207萬美元,單館周票房超過了56000美元。憑藉這 207萬美元票房,《當哈利遇上莎莉》一躍進入新一週單週票房排行榜第9名的位置。
而且,整個榜單上,緊鄰《當哈利遇上莎莉》的其他影片,上映銀幕規模幾乎都是這部電影的幾十倍。
兩週時間,只是透過電影,《當哈利遇上莎莉》的總票房就已經達到375美元,這已經超過了很多小成本獨力電影的北美總票房。
最終,3月18日到3月24日,《當哈利遇上莎莉》僅以37塊銀幕的點映規模,就再次收穫了207萬美元,單館周票房超過了56000美元。憑藉這 207萬美元票房,《當哈利遇上莎莉》一躍進入新一週單週票房排行榜第9名的位置。
而且,整個榜單上,緊鄰《當哈利遇上莎莉》的其他影片,上映銀幕規模幾乎都是這部電影的幾十倍。
兩週時間,只是透過電影,《當哈利遇上莎莉》的總票房就已經達到375美元,這已經超過了很多小成本獨力電影的北美總票房。
最終,3月18日到3月24日,《當哈利遇上莎莉》僅以37塊銀幕的點映規模,就再次收穫了207萬美元,單館周票房超過了56000美元。憑藉這 207萬美元票房,《當哈利遇上莎莉》一躍進入新一週單週票房排行榜第9名的位置。
而且,整個榜單上,緊鄰《當哈利遇上莎莉》的其他影片,上映銀幕規模幾乎都是這部電影的幾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