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2000萬美元保底。
票房2000萬美元以上,西蒙獲得10%的北美票房分成以及5%的北美錄影帶銷售分成。
雖然《羅拉快跑》的票房成功存在太多偶然,但終究是幾乎已經確定今年北美票房榜冠軍的位置,因此,西蒙拿到一線導演片酬完全綽綽有餘。
獵戶座以50萬美元底薪簽下了西蒙的下一部片約,但既然當初沒有敲定分成條款,此時也只能給出相當於西蒙身價的分成協議。
當然,這份合約與《死神來了》也有著非常明顯的差異,西蒙能夠獲得的錄影帶銷售分成,只限於北美本土。因為獵戶座並不像福克斯影業那樣,擁有全球發行能力。
此外,獵戶座同時還要求專案預算必須控制在800萬美元以內。
如果超出,預算每超過100萬美元,西蒙獲得的兩方面分成將分別減少1%和0.5%,而且直接採取向上取整的計算模式。不過,獵戶座同時也允諾可以為願意自降片酬參演的大牌明星提供一定的分成條款。
最後的《死神來了》,專案的推進則最為順利。
公司很快選定了導演人選,正是幾年前幫助新線影業拍出《猛鬼街》的韋斯·克雷文,對方的個人風格也非常適合《死神來了》。
而且,韋斯·克雷文同樣也是WMA旗下客戶,雖然有著《猛鬼街》的成功,但韋斯·克雷文去年替華納執導的《隔壁的女孩》卻顯得不溫不火,票房只剛剛達到成本線。
在雙方經紀人的引薦下,西蒙和韋斯·克雷文一起吃了一頓飯,詳細聊過整個專案,這件事便確定下來。
說起來,西蒙自然也清楚地記得,韋斯·克雷文還是九十年代著名的《驚聲尖叫》系列導演。
西蒙沒有立刻拿出《驚聲尖叫》,原因其實和選擇《低俗小說》作為自己的第二部影片類似。票房潛力更高的專案,自然要儘可能地留給自己。
但最近幾年,缺少資金和渠道的情況下,西蒙暫時只能與其他電影公司合作,利潤大頭肯定也要歸這些公司。
珍妮特這邊,敲定了第一筆周邊賣斷合約,女人隨後又陸續談妥了《羅拉快跑》的原聲唱片、電子遊戲等周邊產品授權,再次為維斯特洛公司帶來超過800萬美元進賬。
4月6日,獵戶座影業最終做出妥協,以3500萬美元高價買下《羅拉快跑》的北美錄影帶和電視播放發行權。4月9日,影片的海外版權也被華納兄弟以同樣的3500萬美元買下。
雖然這兩筆賣斷款項都需要一個月時間才能陸續到賬,但總計7000萬美元的收入,卻比西蒙當初的預期整整高出了1000萬美元。
再加上富國銀行已經打入西蒙個人賬戶的2000萬美元資金,以及幾個月後《羅拉快跑》北美影院下檔時預期的3000萬美元票房分成,哪怕除去一些必要開銷,西蒙也可以為10月份的股指期貨運作籌集到超過1億2000萬美元資金。
西蒙和珍妮特分工忙碌的這段時間,第5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也順利結束。
獵戶座影業出品的《野戰排》毫無懸念地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各項大獎,這部電影的票房也恰好在近期順利突破1億美元大關。
與此同時,第六週七天的2336萬美元票房之後,第七週和第八週,《羅拉快跑》分別再收2122萬美元和1634萬美元。截止4月9日,《羅拉快跑》北美票房累計已經達到1億4679萬美元。
雖然單週跌幅開始擴大,但《羅拉快跑》總票房突破2億幾乎已經沒有任何懸念。所有人好奇的,也只是影片最終的累計票房能夠達到何種程度。
如此一直到4月10日。
復活節檔期的第一週,西蒙回到這個時代後的第二部電影《蝴蝶效應》終於正式上映。
雖然此前的內部試映影評人口碑一直不佳,但考慮到《羅拉快跑》帶來的人氣,福克斯影業依舊為《蝴蝶效應》安排了1263塊開畫銀幕。
作為一個還算熱門的檔期,《蝴蝶效應》自然不可能獨佔。
同期上映的,還有《回到未來》男主角邁克爾·福克斯主演的《發達之路》,這部由環球影業出品的喜劇電影開畫銀幕數達到1336塊,製作成本也高達1200萬美元,各方面都要比《蝴蝶效應》略勝一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