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如今混進了元朗的圈子,與徐世績,魏徵,元慶等人過從密切了起來,還有就是楚國夫人李秀寧那邊。
馮立,張公瑾,李大亮,薛德音叔侄等人勉強都算是李秀寧門下,還有李襲志,那是李秀寧的親族。
另外就是大都督李靖,那不但是元朗的表姨夫,還和楚國夫人那邊有很深的淵源,與元朗的書信往來,房玄齡管過一陣。
很明顯的趨勢,房玄齡正成為外戚這個派系中的一員。
這個派系別看七零八落的還不怎麼能顯得出來,但實力卻已不容小覷,軍中便有張倫,徐世績,陳禮等。
地方上則以李靖,李武,元朗等人為首,馮立,張公瑾,李大亮,加上房玄齡等人皆為其爪牙。
朝中就更不用說了,隨著那麼多的貴族女子入宮,外戚的群體會急劇膨脹起來……
房玄齡想著這些也是自嘲一笑,以前他自命清高,不同俗流,如今看來也不過一趨炎附勢之徒罷了。
想要有一番作為的話,卻也不可能脫身而出了。
他想起了當年跟杜如晦初識之時,杜如晦說的一句話,滔滔濁世,濯我之軀,煉我心智,得脫之日,定是頂天立地一丈夫。
想起這位生平摯友,房玄齡眼眶不由紅了起來,舉杯相邀,一飲而盡。
“落葉聚還散,徵禽去不歸。”
喃喃而語,盡多傷感。
詩詞常能道人心意,言世間自悲歡,可惜房玄齡沒什麼詩才,生性還很是樂觀,到了悲傷的時候卻也不能應景的來上一首,很是讓人遺憾。
房玄齡在悲傷的情緒中徜徉幾番,直想大哭一場,舒展胸臆。
不知何時,盧氏已經來到他的身邊,輕輕給他披上披風,“行了,喝多了就這個樣子,做給誰看?”
房玄齡瞅了瞅她,聲音暗啞的笑道:“你說杜克明若還活著,見俺如此,是不是得笑俺蠅營狗苟,不知所謂?”
盧氏立即皺起了眉頭,她可不喜歡杜如晦,也正是杜如晦把丈夫舉薦給了秦王李世民,至此就沒了一天安穩日子好過。
她沒好氣的道:“人都已經歿了,還提他作甚?”
和世上大多數夫妻一樣,夫婦兩人的思維總不在一根線上,房玄齡暗自嘆息一聲,也不跟妻子爭辯,起身在妻子攙扶之下回後宅休息去了。
……………………
十月忽忽即過,進入十一月間,整個長安城都已被冰雪所覆蓋,人們就此也都沒了咒念,朝廷的各個衙署門庭一下冷清了下來。
十一月正朝之時,朝廷宣佈了賞功名冊以及封賞的內容,順勢宣佈明年春天皇帝祭祀天地。
這是年前最後一把火了,燒的人們身上都熱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