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了,一個都搞不定,還想來兩個?
不嫌丟人?
不成,從明天開始得將晨練的時間加倍……
當羅幼度出現在端門上的時候,端門前的巨大廣場已經聚集了數以萬計的百姓。
】
應天門是皇宮的正南門,而端門則是皇城的正南門。
端門正門對著洛水,有一塊巨大的空曠之地,便如後世的廣場一樣,是百姓遊玩之所,但凡有個節日,定有百姓在此地施放煙火。
在洛水上有三座巨橋,分別是天津橋、黃道橋與皇津橋。
此刻密密麻麻的百姓沿著河道站立,三座橫跨洛水的大橋上也擠滿了人。
洛水的河道上更是舟楫頻移,好似在以舟船於河面上鋪上木橋一般。
技藝高超的民間藝人正在中央耍著百戲,找鼎、尋橦、吞刀、吐火、疊桉倒立,這世間存在的雜技,絕大多數都在在此處見到。
尤其是羅幼度出現在城樓上的時候,氣氛更加熾熱。
在洛河之上,一艘豪華的三層畫舫,停靠在一處極佳的觀景位置。
摩尼教的一行人正在畫舫二層看著遠處的表演。
“那是安息五桉,想不到這裡也能看到。”
波斯聖女本因處處碰壁,傳教不利,苦大仇深,但此刻受周邊的節日氣氛感染,又見到諸多前所未聞的表演,心情漸漸開朗,看著遠處幾位漂亮的西域女子在疊摞起的木桉上擺著各種高難度的姿勢,忍不住說了一句。
在她身旁站立的並不是他們的智慧王寶樹王奧斯古丁,而是改叫胡德的勤修寶樹王胡拉斯德。
奧斯古丁此刻位於兩人之後。
這幾日摩尼教想盡一切辦法求見羅幼度,以及諸位宰相甚至於尚書,都受到了冷遇。
摩尼教波斯聖女,智慧寶樹王在西域或者是嶺南,還有一點點的威信,但在洛陽、汴京這京畿之地,他們的身份,還比不上一個百姓。
最終摩尼教選擇向胡拉斯德妥協,願意先修改教義。
這才得以登上這艘畫舫與洛陽百姓一同過這上元節。
胡德以波斯語說道:“大虞朝廷海納百川,在這裡除了能夠欣賞到本國的特色,還能玩到吐蕃的馬球,吃高昌的麵餅,能夠喝著波斯的三勒漿、龍膏酒,聽著龜茲的音樂,跳大食的舞蹈。他們重視自己的文化,卻不排斥他國的文化。相比西方的回回,大食法,這裡將會是傳教的聖地。”
波斯聖女冷著臉說道:“但我們要被迫改我們的教規,改我們的神明?”
胡德道:“這就是為何我教無法昌盛的緣由,你可知道我大虞的尊道,以道家為國教,為何佛教發展的勢頭更勝一籌?”
波斯聖女並不說話,而是側耳恭聽。
奧斯古丁也豎起了耳朵。
胡德道:“那是人家那群和尚懂得什麼叫做入鄉隨俗。觀音菩薩本是男性,是轉輪聖王無淨唸的太子。因此地百姓覺得男性性格多粗狂,脾氣暴躁,不符合大慈大悲的形象。佛家就說‘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以大道理,將之變成了女性。”
波斯聖女、奧斯古丁聽得是目瞪口呆。
胡德繼續道:“關羽,華夏史上忠義的化身,在百姓心中極有威望。佛教便將其尊為加藍菩薩,供奉祭祀。”
“這上元節真正最熱鬧的時候是入夜,屆時整座城池,數以十萬盞燈火爭輝,整座城市為火光籠罩,成為一座不夜城。上元節的習俗源於漢魏時期,這燃燈的習俗是一個叫楊廣的暴君興起的。楊廣為了彰顯自己國家的強大,將四方諸國使者請到洛陽,免費提供他們吃喝玩樂,整條大街的樹上都掛上綾羅綢緞,在端門,也就是這裡,盛陳百戲,炫耀國力。所謂‘聲聞數十里,自昏達旦,燈火光燭天地;終月而罷,所費鉅萬’。”
“此事過後,上元節晝夜燃燈的習俗也因此而起。這原本是一個暴君的炫耀之舉,可佛教卻說此為燃燈供佛。滿城的燈火,佛家燈火遍佈民間……”
胡德毫不留情地道:“你們來此地傳教,連基本對手都未弄明白,著實可笑。”
奧斯古丁問道:“如此說來,佛教才是我摩尼教的敵人?”
胡德“嘿嘿”一笑道:“我所言之佛家手段,不過百中之一。智慧使徒真覺得我們有資格成為他們的敵人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