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兵士本就處於未開化時代,遭遇如此襲擊,莫不魂飛膽喪,大呼小叫,相互奔逃。
陳德誠眨巴了一下眼睛,說道:“登岸!”
沒有任何懸念,陳德誠只用了一天的時間便攻入了天孫氏的首都,殺敵三百餘人,南海水軍只有五人受傷……
琉球天孫氏根本組織不起像樣的力量反擊,面對能放火佈雷的南海水軍,琉球土著甚至將他們視為老天的使者,投降跪拜臣服滿是敬畏……
陳德誠不費吹灰之力的就拿下了琉球群島,他們這秋風掃落葉的勢頭,並沒有驚動北方的鄰居。
倭國絲毫不知,他們已經換了鄰居……
此時倭國還處在平安時代,皇帝是村上天皇,一個沒有什麼實權的皇帝。
村上天皇即位之後,實權就掌握在攝關家的手中,所謂攝關是攝政關白者的意思。
在民間有一句話:攝政即天子,關白惟百官總己,猶在臣位。
說句聽得懂的就是外戚干政。
村上天皇是個擺設,實權在外戚的藤原實賴、藤原師輔兄弟手中。
不過倭國內部並不安定,主要原因就是倭國班田制的破壞,就是彷造均田制的一種制度。
均田制尚且支撐不住,何況是班田制?
倭國並沒有科舉制,取仕依靠門第,無疑滋生了世家大族。班田制的崩壞,世家大族們無可避免的崛起。
不過倭國的世家大族不叫世族,而是叫武家。
二十年前,平將門、藤原純友引發“承平天慶之亂”,倭國中央的平叛大軍還未抵達,兩路叛軍已經給地方武家鎮壓了。
至此攝關家便與武家相互鬥法。
直到對馬島慘桉的發生……
高麗的囂張激起了倭國同仇敵愾的情緒,契丹的拉攏,令得攝關家與武家將矛頭一致對外。
畢竟他們之所以內鬥就是因為經濟制度崩壞,利益分贓不均,現在面前有一塊肥肉,何必爭搶身旁的骨頭?
於是由攝關家藤原實賴、藤原師輔兩兄弟領頭,清和源氏一族響應,聯合倭國各處武家出兵高麗。
外戰一起,內部的矛盾,通通化解,藤原實賴作為現今倭國實際上的掌權者,難得清閒,抱著家中的嬌妻美妾,聽著歌女唱著白居易的《楊柳枝》。
倭國也有自己的歌,但藤原實賴只愛聽唐曲,覺得唐曲是世上最美的音樂。
只有最偉大的國家,才能擁有如此美妙的歌曲。
唐朝已經滅亡,擁有如此歌曲的,唯有倭國。
在藤原實賴眼中,倭國就是東方最強大的國家。
唐朝鼎盛的時候,倭國不遺餘力地派遣遣唐使,但隨著唐朝的沒落,倭國自開成元年,也就是唐文宗時期,已經不屑派遣遣唐使了。
他們不屑以衰敗的唐朝為伍,在東方自認為宗主國,向四方發出檄文,讓他們臣服自己。
同時藤原還實行閉關政策,盲目自大,失去了對外界的瞭解。
以至於五代十國時期,吳越想裝逼,以華夏正統自居,分別派出使者與百濟、倭國往來。
但倭國也以日出之國的態度對待吳越使者。
雙方都想裝,結果自討沒趣,斷了往來。
儘管藤原實賴也聽過羅虞新朝,但藤原實賴完全不屑一顧,一點也沒有派使者接洽的意思。
哪有日出之國,向日落之國致書的道理?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