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及拍馬屁,趙普除了輸給過盧多遜,找不到別的對手。
現在盧多遜去了太原,趙普可謂無人可敵。
竇儀亦道:“開恩科有助於緩解朝廷人才儲備不足之近況,陛下聖明。”
文官們也是一個個馬屁接連不斷。
這開科舉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天大的好事。
尤其是那些有機會知貢舉,擔任主考官的人,那是名利雙收。
如果所掌控的考核之內,出現幾個大才充當門生,還能恩澤後世。
這等好事,誰不心動?
羅幼度目光在諸多興奮的文官群體中一掃而過,說道:“此次科舉,規模前所未有。這知貢舉的人選,應當重中之重。諸位愛卿若有合適人選,可以向朕推薦。”
讓他目光掃過的眾人都覺得自己大有希望,精神大振。
翰林學士、國子祭酒馮義下朝之後,快步走著。
“守禮兄!”
聽到叫喚,馮義頓住了腳步,回頭見是吏部侍郎李穆,眼中閃過一絲忌憚。
吏部的第一把手是尚書無疑,不過吏部尚書張昭身體抱恙,正在家中養病。
吏部當前的主事者正是侍郎李穆。
上次科舉,李穆就是熱門人選,只是讓竇儼搶了先。
現在少了竇儼,李穆的機會就更大了。
馮義謙遜回禮。
兩人一併離開皇宮,各自不言。
直到行至人少處,李穆才道:“守禮兄覺得誰有資格擔任此次恩科主考官?”
馮義說道:“當然是孟雍兄你了。”
李穆道:“在下卻覺得守禮兄機會更大,論及士林人脈,某焉能比及守禮兄萬一?”
馮義臉色微沉,他的父親是馮道,五代十國的常青樹,雖然去世多年,但他留下的遺澤,依舊關照馮家上下。
李穆看了馮義一眼,道:“你我其實機會相同,但莫要忽視一人。象賢兄,他有一個當宰相的父親,比起我們,更有優勢。”
象賢兄說的是當朝首相王溥之子,王貽孫。
馮義若有所思,沉聲道:“孟雍兄的意思是?”
李穆道:“我們皆為同道中人,但此事關乎未來前程。說彼此謙讓,誰都不信。不妨連手壓下象賢兄,你我然後各憑本事,如何?”
馮義並未答應,但顯然已經心動。
王宅!
“父親!您叫我!”
王貽孫臉帶微笑,恭恭敬敬的端坐在王溥面前,想的卻是怎麼跟自己的父親開口,讓他幫著自己疏通一下關係,擔任此次恩科的主考官。
王溥卻沉著臉,滿臉的寒氣道:“阻止陛下遷都,你可參與其中?”
王貽孫臉色一僵,說道:“父親,何出此言?”
王溥見狀,心下了然,抓起身旁的茶器丟了過去,怒罵道:“逆子誤我!陛下是何等了得的人物,你們以為就憑你們能左右他的意象?他故意讓你們鬧,好給江南、巴蜀的人才騰位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