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在契丹展露才華的事例,憑藉這關係,他的身份很容易受到王昭的接納認可。
至於伊審徵,則是志同道合,約好一起投效契丹的好友。
陳處堯先看了伊審徵一眼,猶豫了片刻,說道:“在下斗膽多問一句,陛下可有謀海東的心思?”
張進頓了頓道:“陛下一代雄主,若有機會,自當取之。機會不至,亦不勉強。”
陳處堯作揖道:“願為陛下效力。”
伊審徵猶豫再三,一咬牙,鼓起勇氣說道:“某也願為陛下效力。”
張進激昂道:“好,兩位先生都是大忠大義之輩,我張進交你們這對朋友。武德司已經安排人入高麗,今日在下會安排人授予你們與他們聯絡之法。”
陳處堯泰然應對。
伊審徵臉色卻是一紅。
陳處堯是跟著李景一併歸順,道德上並無可指責之處。
但伊審徵卻是因懼怕中原勢大,與李昊一併主降,而且是最早修書羅幼度投降的那一批人。
大忠大義這四個字,對他而言有些刺耳。
不過他臉皮厚,很快就淡然自若。
得到張進的彙報,羅幼度笑著說了一句“辛苦了”,指著一旁的凳子示意他入座。
張進謝禮之後,坐在了凳子上,說道:“陛下,臣有一事不解。”
羅幼度說道:“說!”
張進道:“陳先生是個有抱負的能人,臣看得出來,他甚至有為陛下取海東之意。可伊先生,此人品性不端,膽小怕事,未必值得信任。”
羅幼度頷首道:“這你就小覷伊審徵了。陳處堯是個幹吏能臣,可能臣幹吏未必就能出頭。相反伊審徵這樣懂得揣摩主上心思,見風使舵的人,更容易將自己的特長所展現出來,贏得他人歡喜器重。伊審徵唯一不足的就是忠心……不過只要他父母還在中原,他就不會受到高麗的利誘變節反叛。”
伊審徵是自私自利不假,然他為人至孝。
他的母親早年患病,藥石難醫,有生命之危。後來遇到一方士,說要用伊審徵的大腿肉做藥引,方才能救他母親。
伊審徵並不信方士胡言,但還是一刀割下了自己的肉。
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伊審徵只求那一線希望。
結果他母親還真漸漸康復過來了。
什麼原因誰也不清楚,但肯定不是那塊肉。
伊審徵也因此現在走路都有一點點瘸。
伊審徵或許德行有虧,但他的孝道是毫無瑕疵的。
這也是羅幼度放心用伊審徵的原因。
這派人遠去千里之外的他國效力,最難的就是要確保對方的忠心,不會變節。
用陳處堯,是用他的自信與雄心,相信他不會為了高麗的那點利益,放棄中原這個舞臺。
而用伊審徵,則用他的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