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敵烈在戰鬥初期,取得了很大的優勢。
他控制的範圍小,親自出戰,以中原支援的騎兵隊為先鋒,打的契丹邊境部落節節敗退。
但就在耶律敵烈志得意滿的時候,契丹小將耶律休哥奔襲支援,趁著耶律敵烈輕敵,挽回了劣勢,將耶律敵烈殺退。
雙方也展開了拉鋸戰……
這拉鋸戰打的就是經濟。
耶律敵烈對於中原的態度再度發生了變化,改成了爸爸!
從最開始的,膈應不爽,到暗自竊喜,直至大腿真粗,最後發展成了爸爸……
這誠實的態度,將一賤字,展現得淋漓盡致。
羅幼度想了想,提筆寫下了自己的批示:詳細瞭解契丹情況,給予強烈聲援適當支援,為北地安穩,讓他們拼殺的更激烈一些。
將手中奏疏合上,放在一旁。自會有人將之送出。
毫無疑問,此次雙方矛盾激化,中原朝廷是費了一番心思的。
他又拿起另一封奏疏,寫的恰好是江南的情況。
曹彬畏戰不前,江南水師耀武揚威,由水師副統領張雄不敵柴克宏的江南水軍,事情鬧得不小。
畢竟中原大軍所向披靡慣了,一小子畏首畏尾的,諸將都不習慣。
若大軍統帥是一員能夠服眾的老將還好說,曹彬戰功不俗,也多次率部獨當一面。但真正一次統帥三軍,還是第一次,威望略顯不足。
如果打得順利,自然無礙。
現在按兵不動,難免惹人質疑了。
“有些委屈他了。”
看著帶著彈劾意味的奏疏,羅幼度有些心疼自己的這位愛將。
他一般不會干涉前線將帥的發揮,除非有巨大的利益。
曹彬攻伐南唐這一仗,他是插手擬定了渡江戰役的大致方略。
曹彬按兵不動,誘敵示弱,八成是在配合他擬定的渡江戰術。
只是這個戰術過於簡單,又過於厲害,所以只能用一次。
說了就不靈了,為了防止訊息洩露,曹彬只能忍著指摘,等著揭露謎底的那一刻。
“陛下!”
盧多遜帶著幾分不安地求見。
羅幼度說道:“卿神色不安,發生了何事?”